心說,九哥果然料事如神,武崇訓果然知道了些什么。
不覺慌張,巧兒如朋友閑聊一般又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許是吳巧兒的語氣讓武崇訓放下了戒備,原本還有點緊張的武崇訓亦是松弛道:
“想必你們也是知道的,曾經有人向我家告密,揭露了子究先生的身份。”
巧兒道:“可是,你爹梁王似乎并沒有全信,你怎么就信了呢?”
“我也沒全信呀!”武崇訓無語道,“開始我也只是懷疑,心里是拿不準的。可是那天看到了你,我就知道應該是真的了。”
吳巧兒的身份大家都是知道的,她出現在長安,出現在穆子究身邊,那么一切的理由、一切的解釋,都沒有吳巧兒是吳寧的妹妹這一條來的更有說服力。
此時此刻,得知武崇訓是因為自己而揭穿了九哥的身份,巧兒不由得心中一陣懊惱。
果然!果然還是她連累了吳寧,吳寧早就讓她不要呆在教坊里的。
而武崇訓會錯了意,見吳巧兒面色不好,還以為是他知道了穆子究的身份造成的。
趕忙道:“你放心!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
巧兒一怔,“為什么?”
“你...為什么要幫我們呢?”
“......”
武崇訓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把巧兒的小腳抱在懷里,輕輕地揉著,心里卻在不斷權衡,要不要說實話。
最后,武崇訓抬起頭,“我可以告訴你,但我有一個請求...”
“什么請求?”
“求你暫時不要告訴子究先生,只有你一個人知道,行嗎?”
生怕巧兒不允,武崇訓又補充一句:“你放心,我以人格做保,絕不會做出任何對你們不利的事情來。”
“好吧,你說!”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巧兒也不得不答應他。
而武崇訓得了巧兒的首肯,終于敞開了心扉。
“其實,我現在做的事情,和皇奶奶做的事情是一件事。”
武崇訓望著遠處,似是自問自答,也像是問吳巧兒,“你知道皇奶奶為什么讓太平姑母、裹兒妹子,還有我,陪子究先生來長安嗎?”
“為什么?”巧兒下意識發問。
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
“原因很簡單。”武崇訓轉回頭來,“因為來的人都是無緣儲位之爭的人!!”
大周朝的儲君之爭到了這個份兒上,無論選誰,都選不到這幾個人頭上。
都不用明說,若選李氏皇族為儲君,那李賢才是第一人選,絕對不是李裹兒的父親李顯。
若選武氏子侄,那也是武承嗣占第一個,絕對不會考慮武三思。
至于太平公主,希望就更渺茫,選誰也不會選她。
所以,不論儲君之爭花落誰家,也落不到這三家頭上。
也就是說,這三家注定陪跑,空斗一場。
那么問題來了,塵埃落定之后呢?
是論功行賞,還是秋后算賬?那就全在新君的一念之間了。
“皇奶奶心慈,不忍新君登基就要血流成河,所以早早的就給我們幾家找好了后路。”
“后路?”吳巧兒不解道,“我九哥會是后路嗎?”
巧兒愈發的不明白了。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