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深吸了口氣,“說好聽點,這是吐蕃王奇謀妙斷。說不好聽點,此為紙上談兵。”
“能不能成真,還得看他啃不啃得下兩關一州這道天險!”
“嗯。”君臣點頭,李賢說的沒錯,陽關、玉門關,還有沙州城,可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不過....”李賢話鋒一轉,“吐蕃王舉十萬大軍來犯,若他亡命猛攻,也不是沒有破關而入的可能,我們也是要防范一二的。”
武則天脫口問出:“如何防范?”
在老太太看來,三路大軍是不能分兵馳援的,否則正中吐蕃王的奸計。
可是,大周主力部隊盡出,別處也調不來好兵相幫。
“兒臣倒有一策,不知可行不可行。”
李賢傲立殿中,成了群臣焦點,“兒臣以為,分兵各守,不如聚力成拳。”
“吐蕃王師若只是佯攻,還則罷了。若真亡命而擊,大可將陽關、沙州、玉門關三處兵力集中在一處,獨守一關,必可讓吐蕃王師無功而返!”
“好主意!”
連狄仁杰都覺得李賢這個辦法好。
按大周現在三地的常駐兵力,大概是陽關有三萬守兵,沙州最弱,只有一個勞城營,玉門關則與陽關一樣有三萬兵。
若分兵對抗吐蕃十萬大軍,稍顯吃力。
可是若合于一處,起碼是六七萬的兵馬。又依托險關,吐蕃人的十萬兵馬就難有勝算了。
......
武則天也是點頭細思,發現李賢之言甚是。
“那就這么定了!!”
“且先按兵不動。若吐蕃真有進犯之意,再馳援不遲。”
......
——————————
這個事兒就算定下來了,無有疑議。
眼看就是年關,大周朝這一年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順當的。
文武百官,包括武則天,也覺得這一年就這么過了,應該沒什么大事再來,只等年關放假,過個好年。
可是,小狀況是避免不了的。
就在年前的頭半個月,又出了一件小事兒。
殿中侍御史鄭克義,挾群臣一千五百余人,上表武則天,贊神皇英明圣表、蓋世卓功,請加尊號:越古金輪芒神皇帝!!
“......”
怎么說呢,這個尊號......有點太特么浮夸了。
可是沒辦法,誰都有個小癖好,武老太太她就好這一口兒。
什么“金輪圣神皇”,什么“文成武德圣武神皇”的,登基這十來年,像這種尊號,武老太太加了好幾個了。
這回也不例外,自然是坦然受之。
只不過,老太太沒想到,這回的尊號可不是白加的,加尊號也只是個開始。
鄭克義等一千多文武上完了尊號,就勢又請求武則天早立太子。
好吧,真正目的在這兒呢,又是太子這點事兒。
弄的老太太是哭笑不得,這請立太子都請出花來了。
你們急什么嘛!?
至于這幫人想立誰,那不廢話嗎?大街上三歲的娃娃都看得出來,他們想立誰。
鄭正義是武承嗣的乘龍快婿,你說,他們想立誰?
......
,(加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