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吳寧的決然,吳啟還是不太放心。
“多少雙眼睛盯著司馬承禎那邊兒呢,一但道爺露面,至少陛下那里,就已經可以確定你的身份了。”
“而如今,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們依舊猜之不透。現在暴露,是不是太早了點?”
“呼....”吳寧閉起眼睛,疲憊地搓了搓面頰,“早嗎?我看,已經有些晚了。”
向吳啟擺了擺手,“聽我的,就這么辦吧!”
吳啟艱澀地點了點頭,“那第二件呢?”
“第二件.....”
“你從萬年縣抽調一些人手,以核查西部商行托管永業田和邑戶的名義,將楊家上下給我翻個底朝天!”
“啊?”吳啟這回更是驚訝。
“有...有用嗎?”
長路鏢局暗中盯了楊家一年了,也沒看出什么端倪,吳寧這回卻要大張旗鼓地去查?
除了打草驚蛇,似乎沒有任何益處。
“就是要打草驚蛇!”吳寧眉目猙獰。
“不是能躲嗎?我讓你無處可躲,連覺都睡不好,亦無一日安寧!”
......
——————————
神都洛陽。
回都長安之事,已然是板上釘釘。
對此,朝堂上下,倒是沒什么異議。
這倒不是武老太太只手遮天無人敢言,而是在絕大多數朝臣心里,長安才是天下龍氣所聚,就應該是國都,沒什么可爭辯的。
如今,只剩老太太的正式詔書未下。
各個職能部門、三省六部,在應付常務之余,也已經開始整肅人員,歸攏文案,隨時準備啟程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吳寧關于長安舊宮修繕進度的奏折也到了神都。
......
對于吳寧在長安的作為,老太太還是很滿意的。
一面要督建新下水系統,一面又要分身舊宮修繕,現在又主動上奏工作情況,這乖巧的,讓武老太太都有點不適應。
對一旁的上官婉兒道:“你看看,與他那幾十萬貫的銀錢,這個穆子究干起活來也是勤快起來。”
以往,武則天看吳老九不順眼,主要原因倒不是他說話不好聽,總和老太太頂著來,其實就是吳寧的態度。
什么事兒,得是老太太問到他了,恨不得刀架在脖子上,他才肯出力。
一副天塌了,只要砸不著他,他就冷眼看著的架勢,讓人好生氣惱。
在這個朝堂上,哪個臣子不是削尖了腦袋的往上鉆?哪個不是拼盡全力地為皇帝效力?
唯獨吳寧,屬驢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武老太太看他順眼才怪。
可是,現在不同了,居然主動上奏,匯報工作?老太太當然高興。
一旁的上官婉兒暗自翻著白眼,心說,這也叫勤快?大伙兒不都這樣兒嗎?怎么到穆子究這兒,就成了夸贊的理由了呢?
其實,上官小婉兒也算看出來了,老太太能有這樣的態度,多半還是因為穆子究的身份可能是吳寧。
甚至以武則天的心智,她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穆子究就是吳寧,只是缺少一個讓人信服的證據罷了。
......
“咦?”
正當上官小婉自顧自地猜測之時,武則天一聲輕疑。
看著吳寧的奏折,滿眼的驚喜,“真是奇了,這小子確實勤快了好些呢!”
哭笑不得地把奏折抖到上官婉兒面前,“你看看,你看看,他勤于長安之務之余,還有心吐蕃戰事。”
“你說奇怪不奇怪?”
上官婉兒一看,可不是嗎?穆子究居然在奏折末尾,向武則天獻計吐蕃攻打陽關之務。
居然和魏王李賢所柬之策一樣,都是收攏兵力聚守一關。
這個時候,上官婉兒當然要順著老太太的心意說話嘍!
躬身一拂,“既然子究先生與魏王不謀而合,說明此計必是上上之選,陛下決斷無誤呢!”
“嗯。”武老太太欣慰大笑,“這些小輩,總算有些出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