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個難題。
且不說皇族身份能不能得到認可,這么大個江山,突然交到一個百姓相對陌生的人手中,百姓能認可嗎?朝臣能認可嗎?
李氏宗族、武氏宗族,還有門閥世家,各個方面,都能認可這位新皇嗎?
恐怕沒那么容易。
所以,武則天要鋪路,要為新帝鋪路。
......
一個月之后。
狄仁杰、岑長倩,包括武三思、李賢、上官婉兒、吳啟等人,陸續回京。
本來還需向武則天當面述職,可是一進京,就傳出老太太染病不朝的消息。
所以,除了上官婉兒急急回宮照顧左右,其他人誰也沒見著老太太。
這使得眾人更加的摸不著頭腦,這是什么情況?
這一個春天,就沒消停過。
出了這么大的事兒,這就完事兒了?
穆子究快快樂樂地在長安城里招搖過市,好像什么事兒都跟他沒關系一樣。
把狄胖子急的啊,特么都是你惹的事兒,就這么完了?
而且,這還不算,武則天不但沒因為吳寧惹這么大的亂子而責罰,反而......
反而賞了長寧郡王府邸,還封了個戶部侍郎。
要知道,表面上戶部的一把手是尚書,可實際上,尚書只是虛銜兒,死了才給的榮譽稱號,侍郎才是實權的掌握者。
也就是說,吳寧從長安城造督監之職,跳到了大理寺丞。
結果大理寺一天都沒去上任,出去轉了一轉兒,就又弄了個戶部一把手干干。
狄仁杰心說,這鬧的是哪一出?
不過,狄胖子也沒糾結多久。
對于這次眾志成城,大伙兒齊心“平亂”之舉,老太太也是頗為贊賞。
雖說不能上朝與眾人相見,但是也是各有封賞,人人有份兒,這就使得吳寧的這個戶部侍郎也沒那么顯眼了。
況且,還有比吳寧得到的賞賜更大的。
誰呢?李賢!
至少吳寧還鬧騰了鬧騰,李賢可是真正的出去溜個彎兒就回來了。真正的啥也沒干,就得了封賞。
而且,這個封賞還極是耐人尋味。
他從魏王改成了晉王,領京畿府尹。
這就值得玩味了,魏王雖說也是一字王,而且在眾多一字王中地位很高。但是,這么說吧,太宗的兒子之中李泰,就是魏王。
之前老太太說過,李賢與李泰何其相像,已經表明了武則天對李賢的評價。
封其魏王,也有些深意。
但是,晉王......
李賢的老子李治,登基之前,就是晉王。
這會不會是武則天的一種暗示?畢竟武承嗣的太子之位遲遲未定,顯然老太太還在猶豫。
更何況,京畿府尹之職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可能。
種種跡象表明,武則天要傳位李賢。
對此,武承嗣遠在陽關和李瓘做伴,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更不知道這個事兒。
李顯和李旦還好些,一個真傻,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傻,都先后去李賢那里,與兄長道賀。
要說最難受的,其實是武三思,可謂是無比郁悶。
郁悶到,當晉升晉王的旨意傳檄天下之時,武三思把自己關在家里,喝了一場悶酒。
大醉不起,抓著小兒子武崇訓的手就是不放。
“說!!你是不是早知道,穆子究就是吳寧!?”
......
“你背著我,把河州的馬匹都給了他。是不是你早知道,他是吳寧!?”
......
“他回來干什么!?是不是來找你爹報仇的!?”
......
“哈哈哈哈哈!!!姑母寧可把皇位給李賢,給李家人,也不會想到我武三思。”
“哈哈哈哈!!兒子.....你說的對,爹注定空忙一場!”
到了最后,已然是語無倫次,人事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