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盛夏。
武承嗣大軍從玉門而歸,已經到了岐州,不出五日,便達長安。
此時,河州戰事也已經有了結果。
老將黑齒常之不愧為一代名將。在倉促應戰的情況下,利用河州地形,將吐蕃十萬大軍圍困于河州城外,苦戰數十日,大獲全勝。
只吐蕃王赤德祖贊與大相噶爾贊婆,領著不足千人的衛隊,殺出重圍之外。
余者計十萬吐蕃大軍,非死即降。
日前,老將黑齒常之已經上請武則天,欲乘勝追擊,直襲吐蕃王城。
誓要趁他病要他命,將吐蕃番國徹底征服。
武則天業已準奏,并整掉北方御寒物資,送往西陲。
意思很明顯,即使在高原過冬,也要趁勢一舉平定吐蕃之亂。
而就在這個當口兒,另一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也奉旨回到了京城。
成王——李千里。
李千里在幽州駐守多年,今終得回朝,封輔國大將軍,執掌禁軍,可謂是榮寵無二。
但是,李千里回京之后,第一件事當然是覲見女皇。
至于第二件事......
則是備滿厚禮,悄悄地拜會了長寧郡王府。
“殿下大恩大德,千里沒齒難忘!”
李千里一見吳寧,登時大禮奉上,恭敬至極。
吳寧哪里受得起?從王爵上論,李千里是成王,他只是個郡王。
按李家血緣,那李千里也是兄長。
趕忙上前攙扶,“成王殿下,折煞于寧了!”
李千里一聽,“寧”?
這是根本就沒把自己當外人,以真面目示人了啊!
更是感激異常。
再施一禮,“受得起!受得起啊!”
“若無殿下好心,我吳王府怕是難逃此劫了啊!”
他說的,是李瓘謀反的這個事兒。
只能說,吳老九這回確實仁義,沒有把李瓘牽扯進去。
如果他稍有私心,都不用逼著李瓘跟他一起。只要不抓李瓘,只把李瓘謀反之事宣揚出去,那李瓘就徹底說不清了。
而且,李千里遠在幽州,根本不知道情況。
這樣的情形之下,要不是吳寧派人特意到幽州告訴李千里,無論如何按兵不動,李千里真的還不好抉擇。
特別是后來,接到李瓘的家書,確認實情之余,也知道了穆子究的真實身份,李千里更加的感恩戴德。
要知道,他可是吳寧啊!
當日在陽關,逼反李瓘,拉他李千里下水,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吳寧沒有,而是有意保護了吳王府,這讓李千里怎么能不感激呢?
“殿下!請受千里一拜!”
“......”
吳寧沒辦法了,拉又拉不住,只好轉移話題,“成王今日見過陛下了?”
李千里眼神一放光,果然不再拘泥禮數。
“見過了。正有一事不明,想要請教殿下!”
“什么事?”
李千里一邊隨吳寧進到內廳,一邊道:“陛下尚在病中,今日請見,卻是也沒多說什么,只讓千里掌管好禁軍,保長安太平。”
吳寧一聽,攤手道:“這不挺好的?成王還有何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