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瓘從帳外進來,好不容易擺脫幾個醉漢的糾纏客套,終于不動聲色地到了李千里身邊。
小聲道:“父王!已安排妥當,請父王放心。”
“好。”李千里笑著應聲,表面上卻是舉杯與武載德對飲,一副沉迷飲宴之態。
李瓘繼續道:“皇城的金光門閉而未鎖,待會兒......”
環視宴場:“待會,陛下圣命一到....”
“將這帳中的叛臣一舉誅殺,之后只需片刻,父王大軍便可直入大內,解陛下危局。”
“嗯。”
李千里笑的更加燦爛,看面前的武載德等人,已經如同死尸。
心中更是嘲弄,與老太太玩宮變這一手,不是找死是什么?
那個女人在這皇成里打混了一輩子,什么陣仗又沒見過?
“呵呵。”
搖頭一笑,吩咐李瓘,“盯緊大內,一有旨意,立刻入禁救駕!”
......
————————
亥時三刻,更鼓響徹長安各處。
長安南左門,也就是安化門前,武承嗣的幾個兒子,長子武延基、三子武延安、四子武延壽,還有最小的武延秀,加上武承嗣的弟弟武承業,領兩萬人馬立于城下。
武延基有些緊張地看著武承業,“叔父,差不多了。”
“嗯!”武承業咬了咬牙,“叫開城門,入城!”
......
“城上聽令,宮中有變,豫王殿下奉旨勤王,速開城門!”
守城兵將一愣,這都哪跟哪兒啊?
呆愣之間,卻見負責外城戍衛的右衛二府中郎將、建安王武攸宜出現在城頭。
“開城,速領大軍入城勤王!”
“.......”
將校頓住,不知所措。
武攸宜哪肯容其遲疑,猛的抽出腰間直刀,“開城!貽誤大事,立斬不赦!”
守城兵將不敢多問了,趕緊打開安化門,迎接大軍入城。
......
另一邊。
長安北城外,大明宮北面的兩道屏障重玄門和玄武門,此時已經被負責皇城守衛的武嗣宗打開。
望著近在咫尺的皇宮內苑,豫王武承嗣金甲著身,眉目森嚴。
回身凝望身后武攸寧和武三思,以及刀兵林立的五萬將士:
“將士們!!”
武承嗣沉聲大喝。
“魏王李賢挾持天子,昏庸亂政!”
“我等男兒,忠心為主,今日起事,清肅君策,朗衛乾坤!”
“爾等可愿與本王同去,扶守大周,萬世太平!?”
“事成之日,高官厚祿取之不盡!”
一番慷慨之下,武攸寧率先出列大禮奉上,行的卻是君臣之禮。
“吾等不才,愿隨豫王同往!”
身后將士齊聲高喝:“吾等愿隨豫王同往!”
“愿隨豫王同往!”
聲勢滔天,響徹大內。
當下,五萬人馬由重玄門和玄武門入,穿過大明宮,直奔太極宮內的兩儀殿而去。
......
此時此刻,武則天立于兩儀殿前,隔著巍巍宮禁,遙望著大明宮的方向,老太太苦澀一笑,多么的諷刺!
嘟囔了一句:“怎么造反的,都喜歡從玄武門進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