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前,萬軍拜倒山呼萬歲,請求武則天立武承嗣為太子,以安國本。
老太太冷眼靜立,不發一言,且看武承嗣如何表演。
可是,武承嗣注定讓老太太失望,任由部眾高呼。名為上請,實則逼迫。
倒是武攸寧跪行上前,淚聲急呼:
“姑母!!”
一邊大呼,一邊又重叩不起。
“看在武氏族人數十年來衷心追隨姑母的情份上,你就立承嗣為儲吧!”
“否則......”
“若李氏當權,哪里還有我等活路啊!!”
說到最后,武攸寧已經是聲淚俱下,真摯無虛。
武三思此時也是壯著膽子,跪行而上,“姑母!!”
如武攸寧一般,叩首不起。
“侄臣知道,侄臣等今時之耀,全拜姑母厚賜!”
“若非姑母厚愛,侄臣等無德無才,又怎會封王拜相!?”
“然,侄臣斗膽,肯求姑母再開一恩。”
“看在武家血脈相承的情份上,不能把我等推入萬劫不復啊,姑母!!”
“你...就答應了吧!!”
此時此刻,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武攸寧和武三思打的是感情牌。
是要以情動之,讓武則天立武承嗣為太子。
怎么說呢,固然此情看上去與武承嗣有利,畢竟五萬大軍已經把老太太圍住,看似是老太太不答應也得答應。
但是,大伙兒都不是傻子,老太太敢一人獨面萬軍,就算是天子氣度,也有點太過了吧?
況且,武則天太鎮定了。
鎮定到數萬人馬刀兵相向,卻連一絲波瀾都看不出來。
為什么會這樣?
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老太太根本就沒拿這五萬人馬當回事兒。
也根本沒把武承嗣放在眼里,她一定有后招。
那后招是什么呢?
也不難猜,在這長安城中,唯一可以和武承嗣叛軍一較高下的力量,只有那么一個。
就是李千里的左衛廂營。
想到這個可能的時候,武攸寧和武三思都是心頭一緊,冷汗都下來了。
心中更是生疑,武載德他們到底能不能拖住李千里?
正常情況下,也許能。
可是,看武則天現在的表現,顯然老太太早有準備。
那......武載德還能行嗎?
不行!
李千里如果早有準備,武載德必是無用。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李千里可以放開手腳,那可就全完了啊!
武承嗣等人沖到兩儀殿,立時就失去了意義。
因為,你脅迫不了武則天,就算是把老太太殺了都沒用。
殺了老太太,也許更得宮外一些人的歡心。
正好可以借為女皇復仇之名,控制李千里,滅殺武承嗣。
想清楚這些,武攸寧和武三思心里知道,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打感情牌。
因為,不管李千里那邊有沒有變化,逼宮的目的,就是讓老太太立太子。
李千里受控,那他們也不損失什么。
李千里若是不受控,那么這也是唯一的機會。
二人的哭訴可謂是半真半假,只求武則天能聽進去。給武家人一條生路。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聰明人,比如在此地,便有一個傻子。
那就是想當太子,想當皇帝的武承嗣。
怎么說呢,武承嗣根本就沒懂武攸寧和武三思的苦心。
這貨......有點不高興。
因為此時在武承嗣看來,現在大局盡在吾手,你們哭個什么勁兒?說的好像他武承嗣多可憐,多無能一般。
什么叫“臣等無德無才?”我武承嗣到了需要賣慘,搏同情,來爭這個太子之位的地步嗎?
暗瞪了武攸寧和武三思一眼,好在城府尚可,忍住沒說話。
而武則天呢?
老太太還真聽進去了。
只不過,越是聽進去,就越發的憤怒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