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還是不語,吳啟說的確實沒錯。
可是,張嘉福畢竟是中書舍人,可不是說抓就抓的。
“且先看看吧!”吳寧最后下了定論,“看明日武承嗣怎么過關再說。”
......
————————
這一場虎頭蛇尾的政變,就這樣來的迅猛,去的無聲了。
至于吳寧到底為什么讓武承嗣上位,除了武則天,似乎誰也猜不出來。
雖然中間有張嘉福出來攪局,但是還好,一切就回到了吳寧原本的規劃之中。
只不過,吳寧沒想到,這一夜并沒有就這么無聲而過,而是又發生了兩件事,皆是出乎吳寧的意料。
第一件就是,張嘉福死了。
清晨之時,被發現死于床上,死因是中毒。
沒等吳寧動手,顯然有人已經先動了手。
張嘉福這條線,自然也就斷了。
第二件,則是吳寧所言的,武承嗣將要面對的那個難題,解決了。
至于怎么解決的?
其實,當武則天步入兩儀殿,并說看武承嗣怎么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候,武承嗣等人已經意識到了難題所在。
那就是,左衛廂營,還有明辰即將到來的朝堂風暴。
這是顯而易見的。別說武承嗣沒有控制局面,哪怕他控制了局面,也一樣會有自詡中正的朝臣跳出來質問。
武承嗣當然不想只當了一會的太子,就被朝臣推翻了。
拿著武則天冊封太子的詔書,他居然一點都笑不出來,甚是愁苦。
而就在這個時候,宮外各方的消息已經傳來。
武載德算是拖住了李千里,也不算拖住,因為李千里得了圣命根本就沒動!
武延基帶領的一萬人馬也是順風順水,長安門閥,還有朝臣們眼見自己家門被圍,倒也沒有螳臂擋車。
唯獨去十六王宅那一支,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不但武延安、武延泰身死當場,而且一萬人馬大敗而歸,領頭的武承業和武延秀甚至被萬年令穆子期生擒了。
把武承嗣頭疼的啊,怎么事沒辦成,還死了兩個呢?
也正在這個時候,身旁的武攸寧給武承嗣出了一條妙計。
一條......丟軍保帥的狠辣之計。
“兄長,沒有別的辦法了,現在唯有......”
“唯有什么?”
“唯有將計就計。聲稱武承業、武延泰、武延安、武延秀四人謀反,意圖擁兵闖入十六王宅,誅殺李氏諸王!”
“兄長聞訊,急調長子武延基保護京中權貴,又親自帶人馬入宮,守護陛下左右!”
......
武承嗣一聽,“什么!?”
已經沒了兩個兒子,你又讓我把親弟弟和另外一個兒子打成叛黨?
武攸寧這一手也...也太狠了點吧?
可是,正如武攸寧所說,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只有這樣,武承嗣這個太子才能摘出去,才能給朝官們一個交代。
“兄長!”武攸寧再勸一句,“大局行重啊!”
“......”武承嗣想了半天,“行!!”
終有決斷,“就依此言!”
呵呵,一句“大局為重”,就讓武承嗣別說為兩個兒子報仇,連另外一個兒子都搭了進去。
一句“大局為重”,就說明了,太子之位比什么都重。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