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卿知道,他之所以還能頂著晏家人的身份,使得旁人對自己忌憚三分,全是因為外婆家的人。
有了后媽就有了后爸,這后爸都上線了,晏這個姓算是白姓了。
晏家自然不單只剩下晏卿的父親晏白啟在,還有晏卿的大伯晏白毅在。
跟侄子比起來,當然是親弟弟更親。
只不過,如果晏卿是一個能為家族帶來利益的侄子,晏卿毅還是十分喜歡的。
用外人哪有用自己人放心啊。
更何況,晏白毅和晏白啟兩個人都是白忙人,又是直男癌,家里的碎碎星星、彎彎曲曲,他們倆哪兒懂啊。
一直以來,晏家有晏家的規定。
男女雙方不管因為什么而結親的,結婚之后,晏家的男人就不能做對不起女人的事。
概括成一句話,家里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出現在晏家的。
少了小三、小四,那么晏家自然就不存在私生子的情況。
家庭關系已經干凈到這種地步了,那么別家爭來斗去的事情,應該是不可能發生在晏家了。
憑著自家遠遠優渥于別人家的家庭情況,晏白毅和晏白啟就更加不會多想。
晏卿是晏家的孩子,從小地位超然,接受著家族的精心培。
這么好的日子,晏卿對晏家有什么好不滿的?
晏卿的表現不如人意,那么,這只能是晏卿的錯,是晏卿對不起他們晏家多年來的栽培。
抱著這樣的想頭,在晏卿又一次犯錯之后,晏白毅和晏白啟都覺得應該給晏卿換一個生活環境。
沒嘗過苦,晏卿怎么會知道在晏家的好,從而惜福呢?
于是,晏家的人明明都在花都,唯獨晏卿沒半個親人陪伴,孤零零地來到了海城求學。
直白一點的說法,這跟古時候的發配邊疆是一樣的。
晏家越是這樣,正處于敏感叛逆的晏卿就越是犟,心有不甘,非得逆著來。
是,晏家是沒有小三、小四的存在,晏白毅和晏白啟兄弟倆的感情也很好。
可這些并不代表晏家內部就一團和氣,一點問題都沒有。
恰恰相反的是,晏家所有的不和諧和不和氣全都是沖著晏卿來的。
晏卿的媽蘇湘君在晏卿五歲的時候沒了,因為產后抑郁癥自殺,人才沒的。
蘇湘君將將才死了一年,晏白啟就娶了現在這個妻子何靜雨,七個月后“早產”下晏桓。
跟晏卿的“叛逆”不同,晏白啟一直覺得,哪怕自己沒有女兒,只有兩個兒子,可作為小兒子的晏桓對他來說,跟小棉襖一樣貼心。
再加上中心還夾著一個何靜雨,晏卿在晏家的情況并不樂觀,日子也遠沒有晏白毅和晏白啟想的那么好過。
聽到晏卿竟然親口把這些事情告訴唐果,孫華明驚得下巴都掉在地上,撿不起來了。
老大今天……吃錯藥了?
唐果大人安慰地想要摸摸晏卿的頭,奈何身高不允許,只能轉而拍拍晏卿的肩膀:“所以,你到底是為什么被發配到海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