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去為楊添收拾房間的時候,段離帶著楊添去了落魂宮的后山。
鵝毛大雪從萬里高空飄落下來,形似翩翩起舞的蝶,漂亮極了。高聳入云的山峰,深不見底的幽谷,都蓋著層厚厚的綿被。
楊添跟在段離后面,直的路雖然崎嶇而又陡峭,但楊添發現,自己的腳落在雪上,居然連痕印都沒有留下一點。而頭頂上方落下來的雪,也在距離頭還有一尺的地方就融化了。段離,始終走在他前面一米處,衣袂飄飄,頭發飛揚,看上去就像飄在雪上的一個怪物。
正是由于有段離罩著,所以這一種行來,楊添一點都沒有感動累。若非如此,就算楊添手腳并用,只怕也難爬到這上面來。回道來時的路,但見崇山峻嶺,峰谷連綿,白雪皚皚,場面壯觀,宏大,給人有種天地集于一瞬的感覺。
走到前面一段突兀在半空中的石臺之上,段離停下了腳步,指著前面的雪山霧海對楊添說道:“這山,之所以叫落魂山,是因為這里終掉都有霧籠罩,包括下雪天也不例外,人一旦迷路,就休想下山。我第一次到這山上的時候,就因霧而迷了路,不過好在我天不滅我,讓我遇到了一個神仙一樣的人物……”
望著前面的涌動的霧氣,段離不禁止住話,沉吟半刻,吟頌出“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當中的句子。
楊添跟著段浪那五年,雖然每天都流蕩于江湖,但稍有空閑,段浪就會教導他讀書識字,排兵布陣的術,再加上上天給了他一個記憶力驚人的腦袋,所以才短短的五年時間,他所遍覽了段浪所能找到的書籍。連段浪本人都說,再給楊添幾年時間,他就不配當他的老師了。
“師父,李白的詩,寫得極有氣魄,但我卻不喜歡這道《蜀道難》,因為它寫得陰森森的,讓人感覺極不舒服。”楊添細聲細語的說道。段離看了他一眼:“聽你的話意,這李白的詩,你似乎讀了不少,那你又喜歡他的那一道呢?”
楊添道:“《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段離把手背到背上,順勢吟頌道:“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原來段離也喜歡這道俠客行。
楊添靜靜地注視著段離吟頌詩句,感覺他就是那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那個俠客。盡管他說他自己心魔纏身,沒能帶領落魂宮的人去襲殺侵占洪荒大陸的鬼,但這并不影響他在楊添心中的高大形象。自打楊添從段浪跟里知道段離其人,就在心底是拜他為師了,因為他楊的,并不是術,而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