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著‘正常劇情’來說,這個時候我就該考慮如何前往京大,然后嘗試通過考核,獲取到相應的選拔資格,進而成為京大的實習老師,獲取到較好的待遇,甚至由此獲得特別的機會,由此走上‘人生巔峰’。”
沈立有些感嘆,不得不說,這對自己而言的確是一次機會,尤其是在網絡上查詢了一下之后,確定京大的確有在應聘實習老師。
雖然網絡上的應聘并沒有說明實習老師的具體工作,但應聘條件當中卻是直接標明可以暫時無有‘教師資格證’這一類的硬條件,結合項笛來電,真的不難推測出來。
顯然,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可能在秘境當中出現各種特別的‘商店’,專門為著職業者提供相應的支持。
只可惜……
“機會是好機會,我也相信你不會是害我。但不說京大應聘的難度,只說哪怕我應聘成功又如何?或許這能得到不錯的待遇,甚至若這事情成功,說不定還能成為先驅中的一批人,到時候無論是選擇自己在秘境當中經營商鋪,還是選擇入政乃至于從軍,都是極好的選擇。可這樣,似乎并不是我心頭所想啊!”
項笛的確是好心好意,但這好心好意卻只在他所在的立場進行考慮,因此,哪怕沈立也知道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可相對于他的意愿來說,卻有一種不愿聽從,也不想去聽從的感覺。
哪怕這兩年自己默默無聞,哪怕自己如今也已經是為技能裝載師,但沈立很清楚,自己都在為著自己的‘理念’而奮斗,單純成為一個優秀的技能裝載師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
因此,哪怕沈立知道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讓自己在技能裝載師這一職業上走出更為長遠的道路,但也無須多做思考,直接就將之放棄。
自己的路自己走,何須他人做安排?
“不過,若不是有著構造最強‘劍中劍’的想法,或許我也會嘗試如此所行,不是為此而有所收獲,而是要嘗試這是否能有助于達成我之‘理念’。可如今卻委實沒有那個必要。畢竟,如今我也算要將初步的研究探索到了盡頭。”
微微搖搖頭,將方才那些想法全都拋諸腦后,沈立輕輕一用力,拉開柜子,隨即不難看到其中放置著一柄長劍,長劍底下還有一份詳細的圖紙,四周更散落著諸多大小不一空心長條‘劍身’。
若是仔細查看,不難看出這柜子當中的物件都有著頻繁動用的痕跡,顯然此時所言可不是沈立一時心血來潮。
“說起來,當初‘劍中劍’的想法似乎只是一個隨口玩笑,最多只是當時感覺挺有意思的才找了專門人士弄出個‘劍中劍’的設計圖。若是按著這份設計圖,大大小小套個七八柄劍都不成問題。可惜,‘玩笑’只適合‘玩笑’,哪怕也確實所行,但預想當中那種每一柄劍都帶著一個技能,通過劍中劍的理念讓武器具備諸多的技能想法根本不能成!可以說是白白浪費了我大把的時間與心血啊!”
一念及此,沈立忍不住多出幾分怨念:當初的自己太天真,只在成為技能裝載師之后,才明白那樣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成功。
‘劍中劍’,簡單來說就是大劍套小劍,劍中藏劍,在應對空手入白刃之類的技法之時可以出其不意做應對,不入主流之列。
因此,當時有著這個設想的時候,固然有幾分‘玩鬧’,但在‘玩鬧’之中也不乏幻想自己憑借于此一舉獲得諸多技能,成為天下第一劍客之類的想法。
可惜,‘劍中劍’雖然可分化為多劍,分割為多個個體,但在本身做為一柄劍的時候,其仍然算做一個整體,因此其內中所鑲嵌的原石,無論是處在哪柄劍上,都會聯合為一個整體,不可能同時分割成兩個不同的技能同時運用。
原石只要處在同一個整體之上,就會自行產生聯系,可沒有辦法阻隔。
事實上,若這種方式可成,早就會有人如此運用了。
畢竟,無論是武器還是盔甲,要鑲嵌原石構筑技能,都需要在裝備之上進行特殊的設置,使原石同裝備融為一體,俗稱‘打孔’,而‘打孔’多少其實只同裝備大小有關,除了部分小型裝備需要特別的技術之外,一般如同大型武器或者鎧甲之類的其實并不需要多高深的技術就可以開出諸多的‘孔’。
可惜,哪怕在裝備上打出再多‘孔’,能運用到的依舊有著上限,最多只能讓裝備擁有一個技能,多打的‘孔’,反倒容易讓裝備更為脆弱,甚至導致裝備鑄造失敗,因此,正常情況下,沒有特殊要求也不會無限制往上‘打孔’。
順帶一說,因為先鑄造裝備后進行原石鑲嵌的緣故,裝備上的原石本身也可以算裝備的弱點,若被原石受損,可以讓裝備本身的技能再無所用,因此,有些技能裝載師會選擇在鑄造裝備的過程中鑲嵌原石,裝載技能,讓原石存在于裝備之內,受到裝備本身的防護,從而消弭這一弱點。
當然,那種裝備一旦鑄造而成,其技能也隨之固定下來,無可更改就是。
總之,當初的想法是不可能成功了的,不過本來也是一個玩笑,哪怕失敗也沒有什么意外的。
不過在成為技能裝載師,正式接觸到技能裝載之后,沈立卻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