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擁抱饑餓感,將之融入身體,融入靈魂,結果就是:衍生出了一個天賦戰技!
“這是什么啊?一個天賦戰技?真的假的?”牧寅又是吃驚,又是意外,還有些懊惱,“這么說來,我本來根本不用自創戰技‘靜默之爪’,早點擁抱這份饑餓感的話,早就能突破到戰技階了??”
原來自己和唐小妖、柳依武周一樣,也是有天賦戰技的。
只是因為自己始終抗拒著那份饑餓感,這才沒有在突破到人形境中階之后,自行覺醒天賦戰技,一舉再突破到戰技階。那樣的話,哪來這么多破事兒?自己根本不需要去找柳依武周學習自創戰技,一直呆在唐小妖身邊,李桑和劉鑫跑來搞什么綁架的話,根本就是送經驗的!
但反過來想,如果不是之前抗拒了這份天賦戰技,自己或許也不會創出“靜默之爪”了。
對于饑餓感到底是什么,牧寅有過一些猜測,但真的是沒有想到:饑餓感會化為一個天賦戰技。
按照常理,這自然是好事。
但為什么隱隱還是覺得有些不安呢?
難道這全新誕生的天賦戰技,好壞參半么?并不完全是對自己的好處,也存在一定風險?牧寅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大概只是直覺,并無憑證,可他的直覺向來很準。
當然,現在想這些都沒意義。
現在重要的是:擁抱饑餓感獲得的全新天賦戰技,是否能幫助自己反敗為勝?如果還是打不過劉鑫而被殺死的話,這天賦戰技好處多還是壞處大,都沒所謂了,因為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于是牧寅沉住氣,檢視自己的全新戰技。
所有天賦戰技生成之后,會自然在擁有者的腦海中浮現出戰技名。
此時浮現于牧寅腦海的戰技名是:饕(tao)餮(tie)之血。
看到這個名字的瞬間,牧寅怔了怔,似乎想起了什么。
我是誰?
我到底是什么生物?
我的本體是什么?
——這些問題,是每一個混血種心底都曾有過的困惑,是混血種們不可避免地在自我認知上的難題。
比如人和貓妖的混血,稱之為“人貓混血”,但具體是什么呢,人貓混血到底是什么生物呢?沒人知道。
虎和獅的混血,名為獅虎獸。馬和驢的混血,名為騾子。這是混血種之中的極少數。
絕大多數混血種,只知道自己是“什么和什么的混血”,但沒有物種名,只是混血。
牧寅重生后成為龍虎混血,也不例外。
在守林人小屋的時候,就曾想過:獅子和老虎的混血,叫獅虎獸。龍和虎的混血,叫什么?龍虎獸么?這也太難聽了。
華夏傳說里,倒是有龍生九子的故事。
據說龍和九種生靈生下孩子,但沒有一個是龍,按照現在這個時代的說法,那都是混血種。
如果傳說是真,那么龍和虎的混血,應該是是九子之中的第七子,名為狴(bi)犴(an),為龍和虎的混血。
傳說狴犴急公好義,明辨是非,威風凜凜而富有決斷力。
因此在古典時代,人族社會的衙門、公堂之上,便有著狴犴的頭像和石像。
這是流傳于人類世界的傳說。
而在妖圈,還有另一段傳聞:狴犴作為龍九子之中的第七子,是九子之中,唯一一個一體兩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