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和鹿遠征也無意義,紛紛點頭認可。
蕭銳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這么定了,你們回去讓屬下擬個章程,確定好挑選的時間和方案,最好是年底前完成,然后交給詹事府,讓賈詹事通過大夏日報進行宣傳!”
“是!“六位大學士起身應道。
此事議完,蕭銳又道:“今年汛期不會小,黃河和長江都發生了不少洪澇,造成了十幾萬百姓百姓流離失所,明年估計情況更嚴重,必須早做準備。孟尚書,宋尚書,此事不可掉以輕心。”
宋應星道:“殿下放心,針對黃河和長江沿岸容易發生決堤的河段,工部已經進行了排查和加固,并趁著現在秋收之后百姓賦閑在家,把泄洪湖的面積擴大。并疏通河道,對急轉、容易發生淤泥堵塞的河道進行整理。”
夏季暴雨,河道蓄水量大,達到了峰值,便會出現決堤。而堵不如疏,越堵決堤后的洪水越兇猛。
房玄齡則道:“殿下,戶部一直對容易遭受洪澇影響的地區的百姓進行介紹,鼓勵他們遷移十四州,效果不錯,迄今為止,已有六萬五千戶百姓進行了轉移。兩年多來整個大夏共有二十萬戶窮困百姓遷移安西十四州,差不多一百五十萬人。”
沒有百姓愿意背井離鄉,故鄉是根。
但是只要提供充足的便利和好處,他們就算不想離開,也會離開。呆在老家要高額租種土地,現在災情又頻繁,一不注意就顆粒無收,到時候別說糧食,連交租的錢都沒有。
遷移安西十四州,雖然是背井離鄉,但只要移過去,國家按照人口贈送一部分土地,然后還可以從皇田集團租種土地,租金是地主的十分之一,就算流年不順顆粒減產,還能晚交甚至免除。所以百姓會怎么選擇?
蕭銳點點頭,感慨大夏幸好占領了趙國的疆域。同時也不得不稱贊趙國的優勢。
趙國在神州大陸中央位置,四季分明,地勢是平原,只有一條祁江穿過,但河網多,所以洪水和趙國沒啥關系,遭殃的是下游的大夏和燕國。
也因為地勢的優勢,趙國的可用耕地率高,耕地數不遜色于大夏,而且人口也只有六七千萬人,人均耕地是大夏的兩倍。
趙國既然擁有這么好的土地,為啥還混到滅國?
歸根結底,還是制度問題。
土地集中在權貴手中,百姓租種的利息太高,再碰到自然災害、地方官吏貪污等等,階級矛盾劇烈,再好的一盤棋也下沒了。
而當大夏占領了十四州后,所有土地重新造冊,重新劃分,這相當于從趙國權貴的手中奪回了土地,然后分給百姓和遷移而來的家庭。
所以百姓有地,自然生活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