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而言之,系統的課程學習不能說對現實里的學習成績全無幫助,但他用三十個晚上,在夢中完成高中學業的計劃肯定是泡湯了,高中生活真不一定能輕松得下來。
可以說當初選擇文科時,把課余時間全用在掙錢上的那一點想法,基本上也跟著成績提升一起泡湯了。
而且顧瑾言上輩子讀的是理科,了解的只有作為主科的語文,文科綜合中政史地的教材還有三學期的沒看呢。
目前的狀況只適用于高一和高二上冊的部分,只是因為之前高一部分的內容本來就在顧瑾言的腦子里,他夢境學習的時候也是在這個原有基礎上深化改進,就算有什么沖突的地方,也在學習的當時就已經解決了,所以感覺沒現在這么明顯而已。
但現在僅僅只是簡略翻翻,顧瑾言就感覺到了強烈的沖突和違和。
畢竟文科領域的這些東西,再怎么說公允和客觀,其實都帶著編纂者強烈的個人傾向,特別是歷史和政治,那里邊的一家之說的主觀意愿性滿得都快溢出來了,指望接受‘系統’教育的顧瑾言在先在系統學了之后還一臉信服的對待課本上的東西,恐怕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后續三個學期的教材,乃至于本科課本上的觀點,甚至于整個相關學術界的已有認知,都和顧瑾言從系統中學到的完全相左。
那樣的話。別說高考了,就算是本科,乃至于研究生,甚至是博士階段,顧瑾言從系統里學到的東西都只能藏在心里作為知識儲備的一部分,而無法用來做題和對外公布進行實用。
那么在這種最糟糕的情況下,顧瑾言要么放棄現實里的相關學習,要么放棄系統里的這一項課程。
畢竟意識形態這東西,不管是學術界還是政治界,都是要上綱上線的玩意兒啊。
真要遇上那種極端的情況,那顧瑾言就倒霉了,因為那意味著他不僅在現實里日常上課的時要認真學習,與此同時還要避免系統學習帶來的固有認知的干擾。
考慮到固有認知和先入為主的頑固,或許日常生活并不會受到影響,但日常課程要是不努點力,最后說不定高考成績連一本都懸。
重生一次改變歷史上了文科,結果最后成績卻連上輩子讀理科時都不如,要是真的變成這樣的話,顧瑾言感覺自己恐怕只有一死了之算了
當然,那是開玩笑的,至少在報完仇之前,顧瑾言可不舍得死,而且顧瑾言的直覺告訴他那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
大概是被系統洗腦了吧,反正顧瑾言潛意識地有一種觀點,那就是自己的系統并不會害自己,如果真的因為使用系統而出現了麻煩和隱患,那多半是自己操作不當導致的。
而且就算真的直覺有誤,顧瑾言也認了,畢竟是自己選擇的安裝啟動和更新,自己的選擇自己認。
要是連這點擔當都沒有,顧瑾言覺得自己也別想著什么報仇了,老老實實順著上輩子的軌跡過一個醫藥界富豪的該有的生活,然后放棄公布癌細胞抑制劑,庸庸碌碌地做一個有錢的普通人避免和所謂的上流社會產生交集,才是他最好的結果。
咳咳,似乎話題有些扯遠了,現在拉回到就近的節點上來,關注關注高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