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用力的揮揮手,然后就上了客車。一直行駛了一個半小時,最后李軒來到了石家莊火車站,然后進入候車室,,當半個小時之后,李軒就去了月臺,然后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李軒來到北京之后,楊燁就在火車站等他了,之后就拉著李軒到了楊老那里。李軒手里拿著從老家帶來的禮品,然后笑呵呵的進入了楊老所在的小院,然后就喊道:“師父!師父!”
當李軒喊完之后,楊老就走了出來,然后對著李軒說道:“你那嗓門啊,明明很好聽的嗓子你是怎么突然變成大嗓門的呢?”
李軒聽到楊老的話后就笑了笑,然后說:“這是天賦。”李軒之前因為直播,所以模仿過很多歌星,唱過許多歌曲,后來又喊麥,所以練就了一副非常百變的嗓子,不管是唱戲的戲腔,還是普通的女聲,不管是二十歲的小伙,還是八十歲的老頭,李軒都能模仿出來,而且非常的逼真。
李軒直接送上禮物說道:“這是給您的,都是您喜歡的。”楊老則是說道:“你有心了。”楊老作為一個美學大師,最喜歡的東西就是文房四寶,其次就是各種的顏料。之后就是喜歡一些吃的,而李軒帶的正是他家鄉的饸烙面。
晚上,李軒就親自下廚,然后與楊老和楊燁還有楊燁的妻子與兒子吃了一頓飯,期間,楊燁對著李軒說道:“小軒,正好現在四合院停工,我明天就帶著你去看一看吧。”李軒點點頭,然后說道:“行。”
當天晚上,李軒可能是喝了點酒,不知道怎么了,讓他想起了洪珍英,于是他起身然后擺上一張宣旨和一些顏料就開始畫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后,一副長一米,寬八十公分的工筆畫就呈現在了李軒的面前,然后李軒開始細細的上色,使畫作越來越寫實越來越生動。
又是一個小時過后,李軒這才滿意的看著自己的畫作。說實話,以李軒如今繪畫的速度完全不用這么長時間,一副長一米的畫作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就全部完成了,但這幅卻是讓李軒花了兩個半小時,足可以看出李軒有多小心和用心了。
李軒看著畫,微微露出笑意,漸漸的眼神變得柔和,讓他想起了當初自己因為沖動而吻她時,而對方露出的震驚神色。
這是一副工筆畫,而且非常細膩和逼真,上面畫的是一副洪珍英的半身圖,長長的紫紅色頭發,身穿粉紅色的單衣,正是當初李軒見到她的那身打扮,雙手交叉然后支著下巴,整個身子是側身著,然后轉這頭看著李軒的方向,大大的眼睛中有著些許俏皮和朦朧的神色。
李軒拿上毛筆,在畫上寫到:“然此去經年,滄海桑田,焉知重逢何年。”雖然李軒與洪珍英分別還沒有一年的時間,但李軒題上這句的意思就是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之后李軒拿出自己的私印,蓋上印章。李軒就默默的觀賞起來,靜等上面的墨跡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