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想李軒這樣的年輕人也開始有這種心態了,那就是那春晚并不是看里面的內容,而是看舞臺多么的華麗,里面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偶像。
而以前的春晚給現在的年輕人的只有經典二字了,畢竟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每年的春晚永遠不變的就只有一個大主題,那就是團圓。但卻非常受用,因為一些無法在過年回家的中國人看到后會更加的思念家人,這也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
如今不得不說,年味越來越淡了,這樣的情況導致春晚也就沒有了以前的感覺。但其實這并不怪春晚,每一屆春晚的總導演其實都是殫精竭慮的希望做到最好,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其實每一屆春晚都非常的精彩,只是有時候順應當下的社會情況有些不同,春晚也有些不同,也在改變。
每一屆春晚其實都是對之前一年的總結,里面有關于國家的政策,今后的發展道路,一年間取得的成果,都會全部的放送給全世界的人們觀看,這是努力的維護國家的形象,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而且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春晚本身就是國家政府舉辦,不可避免的就帶上了些許政治的意味。
一段時間之后,洪珍英叫了一下李軒,李軒轉過頭去,發現洪珍英正拿著手機對著他,而手機的屏幕上面是李媽媽。
李軒立刻就打招呼道:“媽。”
因為是年三十,媽媽沒在家,而是在鄰居家里做客,因為鄰居家里今年剛剛結婚娶了媳婦,所以四方鄰里年三十都到他家去,這是李軒老家的習俗。
“媽,爸呢?”李軒對著手機問道。
李媽媽說:“你爸去發小家里喝酒了。”媽媽說到這里的時候還有些心情不好,李軒也能猜出來,應該是怕李爸爸喝多了,李爸爸不是一個愛喝酒的人,而且酒量也不大,但卻不會拒絕人,一些人勸酒爸爸還是會喝,而李爸爸是一個老實人,所以要不就是不喝,要不就是喝的臉紅耳赤的回家。但其實李爸爸很自律,李軒從小到大就看到爸爸喝醉過兩次,之后就沒有了。
李媽媽這時候問道:“小軒啊,你和珍英什么時候回來啊?”
李軒想了一下說:“我們明天,不過是明天晚上了,可能要過了晚上十二點了。”
北京的春晚李軒和洪珍英參加完之后,就會去石家莊參加當地的春晚,而李軒在石家莊的春晚則是壓軸,所以肯定不會很早。
李媽媽點點頭,然后說:“到時候路上小心點。”
“好。”李軒立刻說道。
這時候,李媽媽身邊的鄰居們也見到李軒了,紛紛給他打招呼,李軒也是紛紛回應,李媽媽身邊的一個中年婦女說道:“小軒啊,過了年你可要來奶奶家里坐坐啊。”
李軒立刻說道:“我知道奶奶,到時候一定去。”對方雖然年紀跟李媽媽差不多,但輩分高,李軒按照輩分叫對方奶奶。
之后,李軒又跟李媽媽聊了一會兒,之后洪珍英就和自己的婆婆去說悄悄話了,也不知道說了什么,不過李軒聽電話里面鄰居那驚呼聲,大部分都是夸洪珍英長得漂亮的。
時間到了晚上的十二點,李軒他們看著春晚上面的敲鐘聲,之后正式進入了大年初一,之后李軒就沒有再看了,主要是時間晚了,楊老已經有點堅持不住了,而在場的人們都喝了酒,所以也都精神不佳了,至于春晚,反正后面也會重播,到時候再看。
李軒和洪珍英就住在了楊老的四合院,楊燁他們也沒走,楊老的四合院房間不少,畢竟這里當初可是楊老把自己好幾個孩子養大的地方。孫子楊華陪著爺爺睡,李軒和洪珍英一個屋,楊燁和杜月華一個屋。
而李軒也不會感覺拘束,當初李軒跟著楊老學畫畫的時候,有時候就會在楊老這里過夜。只是經常熬夜不睡,因為李軒當初當兵,雖然是文工團,能夠抽出些時間,但來楊老這里一次也是非常難得的,所以經常在跟楊老請教之后就會花一夜的時間進行溫習與消化,而楊老有時候也會一夜不睡,陪李軒一夜,只是如今楊老年紀大了,李軒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師傅在像之前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