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家具的結構是,整個架子床上面被大大小小的家具堆放得滿滿的,而且每一個都用塑料布單獨包裹著,然后外邊再用三層大塑料布把整個架子床給包裹住的。可以說,起到了很好的封閉作用。
楊燁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后就對李軒問道:“熾陽,還弄嗎?”
李軒搖搖頭說:“不弄了,拉我出去,我去打電話,這里大家看一下,不能再動了。”
李爸爸還有趙龍他們兩個把李軒從坑里面拉出來,李軒說:“大家辛苦一些,在這個土坑的上方搭一個棚子,雖說周圍有竹林保護,但還是搭個棚子好一些,避免更多的陽光照射。”
現在是保護這些東西為主要目的,如果陽光太強烈的話,很可能會使被塑料包裹住的家具溫度升高,對里面的家具有破壞作用,雖說現在是勞動節前后,北京的溫度不是太熱,但陽光還是比較強烈的,塑料布無法散熱,所以里面的溫度無法散出來。
張彬這時候說道:“家里有兩個方形棚,每一個最少都有兩米寬,應該可以用,不用在重新搭棚子了。”
聽到張彬的話,李軒立刻道:“是嗎?趕緊去拿,越快越好。”
張彬聞言立刻點點頭,然后向著四合院的前院跑去,趙龍也說道:“我去幫忙。”
方形棚是的骨架是鐵的,所以兩個兩米寬的棚子張彬拿過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李軒馬上開始帶淡化,給北京CD區文物局致電,把自己后院的情況說了一下。
文物局的人聽到李軒的話后立刻就指示說不要動了,他們的人半個小時之后就到。
李軒同時說了自己沒有動,并且說了自己是考古專業的,所以對這些東西很了解。
當給文物局打了電話之后,李軒想了一下,又打了一個電話。
當李軒回來的時候,土坑的上方已經支起了兩個棚子了,還別說,正好合適,而且還有富余。
李爸爸和楊燁他們現在正在土坑的邊上,一個人手里拿著一瓣哈密瓜在啃著呢。李媽媽和李嬸張嬸也在。
李媽媽見到李軒之后就問道:“小軒,你剛才干什么去了?”
李軒說:“我去給文物局打電話了。”
李媽媽說:“咱們家里挖出來的東西,怎么還讓文物局里面知道啊?”
李軒解釋道:“媽,這四合院雖說是咱家的,但土里面挖出來的任何無主的東西都是國家的,而這些東西以前也不是咱家的啊,所以算是無主之物。”
李媽媽問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東西后面可能還要上交給國家?”
李軒點點頭說:“可能吧,也不一定,這還要看最后的定性了。”
李媽媽說道:“怎么從咱家里挖出來的東西還要交給國家啊?”
這不是因為自私,而是不懂法,而且也是絕大部分農村人的想法。不能因為這樣的情況就斷定一個人的品質和給對方道德綁架。
李軒開始了給媽媽普法,其中楊燁也會說,而在場的所有人都認真的聽著。
一直說了近半個小時,楊燁說:“所以說,這些東西就是這樣的,既然是在熾陽買四合院之前就有的,但現在房子是熾陽的,所以這些東西該如何定性就有些困難了,還是等文物局里面來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