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剩下架子床了。這是最麻煩的,因為體積太大,也很重,所以根本無法用人力來弄到地面上。
李軒沒有辦法,只能是從坑里面爬上來,然后來到孫慶輝身邊問道:“老師,您看這個架子床可不可以用吊車拉出來。”
孫慶輝看了一下架子床,說:“可以,這個床保存的也挺完好的,而且因為床板上面放著那么多的家具做支撐,也沒有變形,再加上黃花梨質地堅硬,所以只要合理的捆綁,可以直接吊上來。”
聽到孫慶輝的話,李軒說:“那好,就這么做了。我先讓人把上面的棚子給去掉。”
孫慶輝這時候說:“等等,小軒,你先給我們找一個大一點的房子,這些家具我剛才看了一下,在這里不能揭開塑料布,所以最好是找一個恒溫封閉的房間。”
李軒想了一下,說:“有,就南邊的后罩房,那里空間大。”
后罩房距離后院最近,而且封閉,因為里面保存的是李軒收藏的樂器,而且空間也大,足以當做是臨時的工作間了。
孫慶輝聞言就點點頭說:“好,這個架子床就由你負責弄出來,我們先把這些小的放進后罩房里面去。”
接下來就是李軒和趙龍他們的工作了,在眾人幫助下,土坑上方的棚子撤了,然后就是用挖土機當做鉤機。
李軒拿著繩子進入土坑中,然后仔細的把架子床給捆上,而且還是經過特殊的捆綁方式,確保架子床提起來之后,不能偏向一邊。
而經過了近半個小時的努力之后,架子床終于還是弄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室內清理了。
李軒帶著項豪來到后罩房,項豪看到房間里面琳瑯滿目的樂器,說道:“這里的樂器這么多啊,得有上百了吧。”
李軒點點頭說:“準確的說是超過三百件了,不過大部分都是現代制造的,畢竟作為一個音樂工作者,收藏這些東西也是希望隨時可以使用的。”
項豪聽到李軒的話后就點點頭。作為文物局的,對一些古玩的鑒定還是有幾份心得的,所以看到李軒房間里面的樂器,他也能看出來,除了少部分有著一些歷史,大部分都是現代做的。但對于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現代做的樂器不一定比古代差,因為現代工具的精密性,所以做出的樂器在聲音上面更加的分明。但一些年份老的樂器,而且大部分都是用木頭制作的,因為時間長,所以里面的含水量很少,從而聲音的穿透性更好,總體來說,都算各有千秋吧。
此時孫教授他們已經開始工作了,八仙桌上面的塑料布已經揭開了,此時的八仙桌看起來比較暗淡沒有光澤。
八仙桌,中華民族傳統家具之一。指桌面四邊長度相等的、桌面較寬的方桌,大方桌四邊,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故中國民間雅稱八仙桌。
而這張八仙桌則是沒有那么大,基本上四個邊長都在一米左右,差不多也就只夠坐四個人,但樣式卻是八仙桌的樣式,只是可能跟傳統的八仙桌功能不同。
但是讓李軒驚訝的是,這張八仙桌的整個桌面使用一整塊木料制作的,根本沒有任何拼接的很近,這樣的桌面最起碼也要一米粗的黃花梨原料來制作。所以這張八仙桌可能比其他的傳統八仙桌還要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