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嘉措搖搖頭說:“施主,你的畫工我也已經見到過,可以說在考古學這么學科里面,能夠有你這樣畫技的人,非常少,所以,如果施主你都無法修復這幅唐卡的話,我還真不知道誰能夠做到。”
李軒來到這幅唐卡的面前開始仔細查看。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圣。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唐卡的繪制要求嚴苛、程序極為復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余年。
但眼前的這幅唐卡主要是進行重新修復,所以雖然耗費的時間不算短,但也不用那么長。
唐卡被人稱為“藏文化百科全書”,其題材內容以宗教為主,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民間傳說、世俗生活、建筑、醫學、天文、歷算等領域。
所以,唐卡也不單單只是單純的佛像畫而已,而是XC歷史的記載。
李軒在觀察了一會兒之后,突然好似察覺到了什么,于是對著谷雨嘉措驚訝的說道:“大師,這是齊崗畫派的金剛亥母像唐卡?”
谷雨嘉措點點頭說:“施主好眼力。”
齊崗畫派由雅堆·齊烏崗巴創立,這一畫派主要流行于13世紀的衛藏地區,它一方面繼承了吐蕃時期和分治時期的繪畫神韻,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尼泊爾畫風的某些特色,主要在于構圖上既繼承了尼泊爾畫派的構圖,又稍有變化。中央的主尊所占有的位置相對減少,在色彩上仍然以暖色為主凋。在背景上,此畫派喜歡用卷草紋作為裝飾,更為生動細膩地描繪了人物的手指、腳趾等細微之處,也使人物的姿勢、服飾等更為流暢、飄逸。
而齊崗畫派的唐卡也算是XC早期的唐卡繪畫風格了,由此可以預見,李軒眼前的這幅唐卡最起碼也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而齊崗畫派的唐卡線條流暢,但卻比較簡單,不像是后來的唐卡不僅是在顏色上還是線條上面,都非常的復雜。
所以,李軒感覺如果自己修復這幅唐卡的話,還是可以做到的。
李軒這時候對著谷雨嘉措問道:“大師,不知道您是想讓我完全以一個畫家的身份去修復,還是以一個考古修復者的身份去修復呢?”
這是李軒必須要問的問題,因為如果李軒以畫家的身份去修復,最后完成的唐卡一定是顏色鮮艷,線條明顯的風格,但會讓人看著很新,沒有了歷史沉淀的韻味。
而如果是以考古修復的角度來做的話,則會以文物的角度作為出發點,然后盡可能的把唐卡的歷史沉淀,復古的感覺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