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荒地,沿著遼河一路,我們一路看了多少個了,這水源也好,放棄長草可是浪費啊,黃老可的好好麻煩你下,通報下去,這開荒,誰開的,就歸誰,你這多辛苦下,安排好人規劃好后,登記造冊,這荒地頭一年太守府出種子,免齊稅收,這第二年我們收百分之五十,第三年嘛,我們才收足數,這么優待的政策,百姓肯定會積極參與的。”
為了鼓勵百姓動力,陳池不僅直接私有化,還以低稅收為誘餌,要想現在大漢苛捐雜稅不知凡幾,也幸好遼東偏遠,陳池那也是做了不少假賬,這稅上的也是一個字少,沒法高句麗搶了去,不求朝廷救濟一下就是不錯了。
黃正則在一旁認真的記著,看著遼東越來越好,這人也是越來越多,高興啊,自己三個兒子,現在都進了遼東官衙,老大跟著自己,老二老三不喜文,愛舞刀弄槍則是從軍,還好沒丟我黃家臉,一個都是百夫長,一個為十長,且都是靠自己爭取。
確定好了大方爭,陳池等人則往太守府回,路途陳池想到這黃巾起義也是有兩月于了。
黃巾經過最開始的勢如破竹,按照歷史,現在應該被廬值,皇甫嵩,朱儁等人壓制住,萬一情況不一樣了,陳池還是需要了解,邃問道:
“志才兄偵察營各有各州消息”
偵察營經上次陳池安排幾州,時常會傳遞回各州消息,這戲志才主管偵察營,最是清楚。
“昨日傳來,朝廷兵馬,朱儁皇甫嵩,敗于黃巾波才部,現正撤退,看齊方向,應該是長社方向,”
“長社嗎?”
陳池自言自語的說了一聲,看向戲志才道:
“看來黃巾離滅亡不遠了,志才兄回去后,即刻傳信各位出征將軍,不計傷亡把高句麗趕出遼東。”
陳池清楚的記得不久后,長社的一把火就會澆滅黃巾的勢頭,在那之前,黃巾還會干出幾件大事,不僅大破漢軍,就是連那幽州刺史郭勛也會被黃巾殺死。
戲志才卻是不解,看了看走在前面的陳池問道:
“明德,現黃巾勢頭正足,朝廷步步撤退,合以見得黃巾離滅亡不遠,這高句麗方面,各將軍剛好穩定住防線,照如此發展,我們多堅持幾日,高句麗必定露出破綻,到時我們再出擊,豈不是事半功倍。”
陳池想說黃巾在長社會被一把火燒,能說嗎?陳池轉身停下腳步,看著戲志才:
“黃巾不久就會滅亡,如果高句麗還沒趕出去,而我們擁有十萬多的部隊,大漢朝的視野如果盯上我們,那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陳池怕啊,自己苦心經營的遼東,現在黃巾拉著大漢的視線,自己頗多逾越,兵器廠也是開足了馬力,陳池想的是趕在黃巾之前,把高句麗趕出去,而郭勛一死,萬一新來的州刺史抓住遼東不放咋辦。
“你說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