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廣場的正面,則是修起了一座典型的巨型帕特農神廟,里面供奉的則是智慧女神的巨像,此時的女神則是身穿祭祀袍,頭戴橄欖冠,眼神當中充滿了睿智。
在廣場的西面,則是一座龐大的圣堂,圣堂當中依然供奉的是女神的圣像,但則是戰爭女神的形態了,披堅持銳,駕駛戰車,英姿颯爽
廣場的冬眠,則是一座巍峨的展覽館,展覽館里面擺設了紡織,烹飪,園藝,陶藝等等工具和作品,從古到今,從原始到先進,展覽館里面則是有十二座與真人等比的女神雕像,姿態各異,身穿長袍,面露微笑。
這座展覽館,就在歌頌女神在藝術神職上做出的貢獻。
女神的三大神職,智慧戰爭藝術上的豐功偉績,在這座廣場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自此,哈特奇莊園開始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只有已經成為女神真正信徒,開始貢獻信仰的人可以進入。其余的觀光客,游人,或者泛信徒,則是去神恩廣場游玩。
伊諾還沒弄明白自己乘坐的馬車為什么沒有馬就能跑,并且還跑得很快的時候,她就發覺車停了下來,然后就換乘上了伊夫琳娜的車輛。
此時氣氛終于一松,當年伊諾與伊夫琳娜還是有點交情的,于是勉強保持著矜持交談了一會兒,結果車輛開出了兩公里到了半山腰的時候,伊諾朝著遠處一眺望,頓時就看到了神恩廣場,忍不住破防了
“女神在上這樣的龐大廣場,我們是來到了風信子之神閣下的地上神國了嗎”
伊夫琳娜用一種謙遜與矜持混合的語氣微笑道
“并不是這樣的,大神官閣下,這座廣場乃是信徒們的一點兒小小心意,其實就是為了紀念女神神跡重現三周年而已。”
“還有,雅辛托斯閣下已經是植物之神,已經是有資格晉位主神了,請大神官閣下不要口誤,否則的話法蘭德主教聽到以后會很難做的。”
伊諾終于失態大聲道
“這怎么可能這樣龐大的廣場,估計至少要二十個以上的城邦合力,耗時百年才能建成”
s歐洲的很多偉大工程,都是耗時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了,比如比薩斜塔從1173年修到1372年才完工,巴黎圣母院1163年修建到1345年,俄羅斯的瓦西里升天教堂1428年到1560年
伊夫琳娜卻也并不反駁,只是微笑著看了伊諾一眼,這一眼的意味很復雜,包含著多種意思
倘若是對伊夫琳娜有深入了解的方林巖應該就能看出來,這是帶著憐憫和優越感的眼神
伊諾足足隔了五秒鐘才回味過來,頓時有些氣得渾身發抖,甚至差點失去大神官的風度這t是老娘看鄉下沒見過世面的窮丫頭的眼神啊
反復對自己強調了n遍要心平氣和要忍辱負重,不要辜負了美神大人的期盼。
伊諾好不容易才恢復了平常心,可是現在車輛已經開到了廣場外面,看著那些熙熙攘攘,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伊諾再次破防,忍不住艱難的道
“你們是瘋了將附近所有城邦里面的人都弄到這里來有意思嗎”
古希臘的時候,一共有200個城邦左右,每個城邦小的只有八千到一萬人,大的城邦三萬到五萬人。
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長時間供應五萬人的吃喝拉撒睡其實就已經到了極限。
而這時候正是希臘的旅游旺季,聽說多了這么一個新的景點,并且據說還有“神跡”出現,并且白天就有盛大的游行,晚上還有篝火和煙花慶典,因此引來了眾多的游客
此時的勝利廣場上少說也是有十來萬人,講真,伊諾見過的最大的信徒集會也就一兩萬人啊,那已經是一個城邦的人傾巢而出了。
這樣多的人隨意散布,集會在了一個地方,并且還沒有人從中組織,看起來十分松散,這在伊諾眼里面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她身為美神的大神官,可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小姐,同樣也要參與組織規劃的。
伊諾記得很清楚,組織一次萬人集會,單是需要預備的食物,就需要從半年前開始儲備其余的繁瑣事項就不說了,伊諾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需要先挖掘二十個茅坑
否則的話,哪怕只是集會一天一夜,等到人走以后整個場地也是一片狼藉,臭氣熏天
面對伊諾的質問,伊夫琳娜依然沒有說話,更沒有試圖解釋什么,只是微笑著點點頭,然后低聲對著前面的司機說了幾句。
很快的,司機就直接朝著神恩廣場開了過去,進入到了一處建筑當中,伊夫琳娜帶著一干人下車以后,又取來了普通游客的衣服讓大家換上,然后對伊諾道
“我記得有一位大哲學家說過要信任你的眼睛多過耳朵。”
“我覺得現在說什么你也不會相信的,不如自己去看一看,親身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