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清廷也是知道輕重的,有兩個部門的官兒通常情況下是不賣的
那就是吏部和禮部的官職,前者權勢驚人,后者則是負責祭祀。
禮部在今天看起來是個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門,但是在古代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左傳里面就寫得很清楚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祀就是祭祀,歸禮部管,戎就是戰爭,并且“祀”還在“戎”之前,可見當時的價值觀是怎樣的。
江山可以湊合著過,祖宗還是不能糊弄的。
上面的這些都是閑話,而方林巖在控制了十二萬兩銀子之后,便開始買買買,主要采購的就是煤油和砂糖,這兩宗貨物旳共同特征有四點
日用品,受眾廣
消耗品,煤油照明
耐儲存,
靠進口,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清末的資產階級才剛剛興起,砂糖幾乎完全依靠小作坊式的手工生產,煤油則是完全不產,因此舶來進口品質與國產都有著很大的區別,關鍵是國產的成本還更高,所以進口的這兩宗貨物都是暢銷貨。
在采購的時候,方林巖的五點魅力當然加成不了什么,但是,浙商少爺的被動能力揮金如土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進行與金錢有關的交易包括不限于行賄,買賣,喝花酒的時候,往往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根據方林巖的初步估計,他這個能力至少讓成交額提升了15,也就是說,單憑這個能力,他手里面的十二萬兩銀子發揮出了差不多十四萬兩的作用。
然而方林巖何止如此,他身上還有3的傳說度的,所以他在商場里面報出自己名字的時候,憑借額外帶來的名氣,又能優惠不少,所以這十二萬兩的銀子,差不多獲得了十六萬兩的購買力。
只是方林巖卻發覺自己這個身份獲得了3傳說度的加成以后,名氣確實大了,但看起來并不是什么好名聲。
因為很多人一聽他胡家六少爺的名頭,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打量他的眼神也是怪怪的,流露出的隱然乃是“原來那個家伙就是你”這種態度。
對此方林巖雖然覺得有些尷尬,卻表示老子臉皮厚,隨便你們看,而他在開銷這筆巨款的時候,也是將之一分為二來使用的
在買貨的時候,差不多有六萬兩銀子直接屯的是現貨。
但是剩余的六萬兩銀子,則是給付的定金,
定金到位了之后,商家就得開始備貨,
方林巖和他們約定是十天以后交貨,并且交貨以后一個月內再付尾款。不過額外的條件是,這批貨物備齊以后,必須放在商家指定的貨棧里面,尾款未結的話,是不能運出去的。
若是發生結不了尾款的話,定金就不退還。
這種行為不要說是在當時,就是現在也很常見,就是期貨交易的雛形,唯一有些特殊的,是方林巖的這定金付得有點少。
按照當時的行情,定金應該是預付兩成,所以六萬兩銀子從理論上來說,只能預訂三十萬兩的煤油和白糖。
但像是方林巖這樣的大宗客人還是不多的,一次性拿貨又多,并且砍價也不是太狠,還愿意將貨放到商人自家的貨棧倉庫里面。
更重要的是,方林巖這邊還愿意將之前真金白金購買的六萬兩貨物也一起存放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