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被涼水潑醒,匆匆趕來支援的日軍核心份子又來了差不多二十幾人。
所以,負責指揮的那名日本少佐藤剛雄眼中露出了狂熱的光芒,立即大聲咆哮了起來
“上刺刀我們要在殘酷的白刃戰當中,徹底擊潰這幫脆弱的清國人”
白刃戰哪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依然是擊潰敵軍的最好戰斗模式,沒有之一
很難有人能在面對森然逼迫過來的大量白刃面前還能保持鎮定的,除非身邊是一群志同道合,生死相依的同伴,而他們更是抱著必死的決心
聽到了佐藤剛雄的咆哮之后,這群日本人默默的開始迅速列隊,同時直接將刺刀卡在了槍管上,最后“啪”的一聲全部立正,列隊完畢看得出來這批日本人訓練有素,在做這一切的時候真的是一氣呵成。
緊接著,佐藤剛雄揮出了指揮刀,眼中閃耀著興奮的火焰,大叫道
“多給給”日語突撃とつげき
這五十來名日軍立即形成了整齊的隊列,手持寒光閃閃刺刀開始向前沖鋒,他們步調一致,臉色漠然,快步走過了白煙彌散的空地,在夜晚和濃煙當中,日軍“咔嚓咔嚓”的整齊小跑腳步聲可以說是極其響亮,如此寥寥的人數,居然有一種千軍萬馬沖鋒的感覺。
見到了這一幕,綠營軍雖然明顯占據人數優勢,但是忍不住氣勢為之所懾明顯的在倒退
有幾名膽子大的依然還在放槍,也是打倒了兩名日軍,但是這兩人軟綿綿的歪倒在地面上之后,其留出來的空缺瞬間就被面無表情的日軍士兵填上了
日軍一旦開始快步沖鋒,他們與前方集合的綠營兵的距離真的就是十幾秒的時間,此時武器的落后也讓綠營兵只有放一槍的機會,然后在他們手忙腳亂拉著槍栓的時候,尖銳的刺刀就已經遞到了面前來
毫無疑問,他們立即拋槍轉身就跑,可是前排的日軍已經做出了一個很標準的突刺動作瞬間就將這幾人扎倒在地,讓他們慘叫著死去。
然后這群日軍若墻一般的繼續朝前,冷漠推進此時的他們給人的感覺,完全就形成了一個恐怖的整體,仿佛一道高不可攀的高墻,任何人在試圖單獨面對它的時候,都感覺到了極強的壓制。
這種步兵集群的墻式沖鋒,壓迫性極強,也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其內部陸軍的有識之士前往普魯士,俄國等等陸軍強國留學,然后帶回來的新式戰法。
本次派遣特遣隊進入中國腹地,除了空間戰士的推動之外,還得到了軍方內部少壯派的大力支持,因此軍部這邊才派出了五十名陸軍精銳,來充當這一支特遣隊的核心。
面對日軍的墻式沖鋒,在刺刀白刃戰這種比拼決心,犧牲,勇氣的的戰法下,馬大錘聲嘶力竭召集起來的二十多人一觸即潰,在原地留下了五六具尸體,剩余下來的都是一哄而散。
近代戰爭本來是由白刃戰到火器戰的轉變,劉總兵調教出來的這些軍隊固然擁有遠距離和敵人對射的勇氣,這已經是綠營里面難得的精銳了。
但是在特定環境,比如巷戰,夜戰這種情況下,遇到了敵人的這種墻式集群沖鋒,便完全不夠看了
這樣的戰斗,除了要比拼軍事素質意外,其實更是在比拼雙方戰士的堅定意志。
也只有在未來的幾十年
后,那一支雖然衣衫襤褸,補給匱乏,卻擁有鋼鐵一般意志和奮不顧身的軍隊,才能毫無花巧的在與全盛日軍的白刃戰沖鋒中正面硬撼,更是戰而勝之
所以,綠營這邊的潰敗其實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方林巖的眼睛微微的瞇縫了起來,因為他在事前就預計到了有可能這一幕會出現,所以也就做好了相應的預案。
不過,變數出現了,就在方林巖準備有所行動的時候,意外卻突然發生了,原來這時候,劉家亮劉大人已經趕到了現場,他死死的盯著面前的這些日本兵,還有滿地的綠營兵尸體,瞬間就紅了眼。
對他來說,日本人不僅僅是意味著國仇,還有家恨當年劉銘傳做臺灣總督的時候,若不是被日本人下毒暗算,又怎么會如此早就纏綿病榻,最后提前去世
此時的他手掌死死的攥在了腰間的刀柄上,眼中閃耀著恨意,而身邊的戈什哈則是焦急而懇切的道
“大人撤吧小鬼子和咱們玩兒命了,咱們先退,然后再組織好戰線用洋槍干他們一下子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