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巖看了一眼山羊,示意這種與人打交道的事情就由他來,山羊也早就換上了全魅力套裝,然后走了上前與之交談了幾句,然后示意大家跟上。
很快的,一干人等就知道,原來這座希望要塞當中,根本就不止有前來鎮守的空間戰士而已,以各大空間的聯手威能,直接在這里安置了一套強大無比的神系入駐。
這套神系的主神,創世神即相當于其余宗教內的上帝,真主,佛陀等等便是毋庸置疑的秩序之神
其神譜順序也是頗為獨特的,不像是由上而下的臺階式,創世神高高在上在最高位,而主神則是在第二位階。
而是秩序之神居于中央,其周圍則是以八大主神環繞,拱衛形成內圈,內圈之外則是二十七位中等神力的諸神,最外圈則是半神,英雄等等。
為了維系秩序之神的信仰,各大諾亞空間更是直接從其余位面移居了數量高達六百兆的高級智慧生物來到這里,專門為其信仰。
而這些高級智慧生物就在希望要塞附近的一千多個大小不等的星球當中繁衍生息,這些星球也都位于這顆恒星當中,只是被諾亞空間施展出來的高階技術隔絕了外面的溫度而已。
至于空間方面就更不用擔心了,太陽的體積都是地球的一百三十萬倍,而這顆恒星的體積更是太陽的萬倍大小。
不要說一千多個行星,就是二十萬個也放得下。
而希望要塞加上這一千多顆行星則是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希望星區,里面被分為了大小不等的接近兩百多個國家,而且每個星球上都有傳送門可以進行跳躍傳送。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諾亞空間搞出來的希望星區一開始并沒有這么劃分,而是直接大一統的進行管理,結果發覺十年過去之后,一片混亂,到處都是互相攻伐的小勢力,內耗十分嚴重。
不但秩序之神神力狂降,放進來的所有人口直接都降低了20
畢竟諾亞空間再怎么厲害,也沒可能直接給六百兆智慧生物直接洗腦,讓他們成為某個神的狂信徒的。
后來經過仔細分析研究之后,才發覺他們這么搞完全沒有考慮人性,直接將這里當成養豬場來管理了,但智慧生物不是豬啊,他們有復雜的情緒波動,有大量的欲望要滿足的。
于是諾亞空間便開始進行調整,最后歷經幾百年才弄成了這樣
要為所有人固定的上升通道,要給他們希望,要讓每個具有不同愛好的人得到相應的滿足
開放斗氣,魔法,神術系統,要讓這些人在面對可能出現的混沌污染之時,擁有足夠的抵抗之力。
同時,還不允許出現實力特別強盛的國家一旦有的話,就要負責將之從內部分裂。
比如一個龐大帝國成型之后,就想辦法讓其鬧內亂,出現九龍奪嫡這樣的情況,內訌之后勝出的五個王子將帝國分裂,變成五個公國。
還有一些事情與諾亞空間們之前預估的也不一樣,它們本來是一直在壓制戰爭的,因為人類等智慧生物殺起同類來下手格外的狠而人口則是秩序之神的基礎,所以神靈也是在強勢壓制戰爭的出現。
但令人諷刺的是,在全面和平的情況下,居然只是一開始的百年內人口增長速度特別快,接下來就人口增長率就開始明顯下降。
仔細一分析,發覺極端和平的社會當中,自殺率和出生率都在走極端,自殺率高漲到了千分之三的地步,而出生率則是銳減到了千分之二點七,罹患精神類疾病的人高達37。
于是神靈干脆嘗試進行政策調整,不再強行壓制戰爭,殺戮,動亂,只是對那種無意義的大規模屠殺進行干預。
當這一切降低到希望星區之后,總人口雖然繼續下降了十來年,但很快的就開始逆勢上揚。
因為自人類有史以來,戰爭就沒有缺席過,它雖然有殘酷的一面,卻也因此而推動了科技,甚至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比如戰爭的紅利就能造就一批新貴,完成財物的轉移。
這樣一來的話,有一部分人階層躍升,其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望得到了滿足,而他們也起到了明顯的示范作用,讓有著同樣需求的人擁有奮斗目標。
同時,戰爭也相當于一種外科手術,將腐朽的,無用,陳舊的那部分人類給剔除了,換上一批新人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