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曹賊的大軍即將前來,見人殺人,見村屠村,你們居然想要留下來不肯追隨劉皇叔,分明就是曹賊的奸細!”
聽到了這里的對話,方林巖頓時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這群人切入的時間點和地點......
這還是赤壁之戰的開始階段啊,用評話上面的介紹應該就是:曹操囂張入荊州,劉備倉皇奔江陵。
根據方林巖閱讀到的資料記載,此時的背景就是荊州的老大劉表死了,其子劉琮直接降曹,并且還瞞著劉備。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在樊城招兵買馬的劉備茫然不絕,等到曹操進逼到家門口的宛城才知道噩耗,于是只能倉皇逃走。
當時據說是有十幾萬百姓感懷劉備的仁義,不惜拋棄家園直接追隨劉備而去。
這里還有一個很著名的梗,說是諸葛亮勸他拋棄百姓輕騎前進,劉備立即表現自己的仁德,說吾何忍棄之!結果就被民眾所累大敗。
當然,后面就是很著名的傳頌千古的兩場經典戰斗:
張飛喝斷當陽橋,
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斗。
這兩戰太過有名,以至于搞得劉備明明打輸,卻反而變成了贏家似的。
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方林巖就有些覺得不對勁,不過很快就被張,趙兩大猛人的故事吸引了過去。
現在親身經歷到這歷史當中,頓時就知道這些資料上記載的東西真的是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情感在里面!
當時方林巖覺得不對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古代的時候,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對家鄉那種樸素的感情,是很難形容并且取代的,對土地更是有著一種非同一般的狂熱。
什么類似的成語:故土難離,人離鄉賤,土生土長,落葉歸根,離鄉背井.....都是在描述家鄉的重要性。
甚至死掉在外的人,也必須要回到家鄉安葬,才被認為靈魂可以得到安寧。
所以,劉備有那么幾十,幾百個腦殘粉肯不顧一切的放棄土地和家鄉跟著他走,那還是有點可能的。
但是,這里是富庶的荊州啊,大部分居民的小日子過得還是可以,并非是黃巾起義時那些餓得活不下去的饑民!
這十幾萬人為了虛無縹緲的“仁義”兩個字,就拋棄自己的土地,祖墳,房子跟著劉玄德走,前往未來不可測的詩和遠方?若是你真相信了的話,那么就只能用呵呵來形容了。
別的不說,哪怕是現在,哪位大哥僅憑“仁義”兩個字,不給幾十萬,想要叫我放棄掉還有三十年貸款的一室一廳,勇敢的追隨他離鄉背井奔赴遠方?
我TM第一件事就是打110具備黑傳銷組織,或者說是將之電話拉黑,順帶列入260手機助手的黑名單當中.....
因此,倘若這里的記載是真的,那么劉備這一次撤退肯定是動了手腳的。
掀開“仁義”皮以后,其下面就是血淋淋的“吃人”兩個字,估計是什么強制手段都用上了。
拿刀子講理怕是常規操作,至于殺上個幾十百把號人來立威估計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往厚黑處說,曹操八十萬大軍南下,劉備并不認為自己還能殺回來,那么這些百姓就即將是敵國的人了,所以我在曹賊下轄的“愚民”身上撈一筆狠的,有啥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