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客車最有特色的就是,車頂上背了一個龐大的黑色大橡膠袋,看起來和飛艇的氣囊類似了!這種特殊的車輛是最早的燃氣車輛,只會在少數的偏遠山區見到,并且很重要的是,這里還必須是天然氣的產地。
這輛客車背部的黑色巨型氣囊,其用處是和普通汽車的油箱一樣用來儲備燃料的,只是氣囊當中當然存儲的是天然氣,而油箱里面裝的是油了。
隨著客車的停下,方林巖也看清楚了車頭擋風玻璃下面擺放的牌子,上面用宋體清晰的寫著-------三曲-穴武-巴東的字樣,這就表示這輛車是跑三曲縣到巴東縣的這條線路的,中途會經過穴武寨這個地方。
在方林巖小跑向這輛客車的時候,就發覺從客車旁邊的側門當中涌出來了一大群的人,這些人大部分都還穿著很老套的中山服了,有拿著雞鴨的,有背著蔬菜的,還有提著雞蛋的......很顯然,他們是來趕集的。
趁著這一波下車的風潮,方林巖成功擠上了車。
車廂的地面上沾滿了泥水,甚至還有好幾泡新鮮的雞屎。方林巖的右邊是一根扁擔,左邊是一筐雞蛋,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就只能依靠右手拉著的欄桿,方林巖手一握上去就覺得潮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上一個人留下來的汗水還是鼻涕。
車內的味道是很難聞的,一股潮濕的味道,其中還混合了腳臭,體臭,雞屎臭,早飯味道等等的復合型氣味,好在車輛一開動后窗外飄進來的新鮮空氣就往臉上竄,總算是讓人解脫了出來。
賣票的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等開車了以后才吼道:
“買票了買票了!上車的自覺點啊。”
然后他就開始與一個老太婆進行了一番聲嘶力竭的爭吵,因為他認為老太婆必須要給兩塊錢車費,而太婆只肯給一塊七。
一怒之下,中年人直接就叫司機停車要攆人,最后以太婆補了兩毛錢為最后爭吵的收尾。
方林巖老老實實的給了十塊錢以后,得到了往車尾部走的待遇,那里要略微寬松一點。
接下來在這輛客車發動機聲嘶力竭的吼聲當中,方林巖開始了自己返回故鄉的顛簸之旅,在他的記憶里面,好像自己離開孤兒院的時候這路況也沒這么糟糕啊!
不過方林巖想了想之后,發覺自己離開巴東縣的時候并沒有走這條路,而是朝著反方向走出了二十多公里,去到了旁邊的松多鄉的鐵路邊,那里有一個臨時停靠的貨車運輸站點。
自己是扒上了一截貨車車廂,然后直接被火車帶出了這山溝溝當中。
短短的四十七公里的路程,倘若高速公路上不堵車的話,估計也就是二十來分鐘的事兒,這輛客車整整開了三個半小時,并且聽售票員和人的閑聊當中知道,這還是車沒壞,車胎沒出問題的情況下。
倘若出現了突發狀況,開個五六個小時那是輕輕松松的。
離開了破舊的車站以后,重新踏上了巴東縣的街道,方林巖驚奇的發覺自己雖然已經離開了這里快要十來年了,可是與自己記憶當中的區別并不大。
不過說實話也是這樣,像是巴東縣這樣地理位置非常不好的縣城,要想發展經濟可以說是老大難問題了,沒有錢那么當然就沒有任何改變了。
快步走出了車站以后,方林巖發覺手機終于有了信號,然而還是2G的,流量奇低,不過香港那邊的教會勢力也已經給他發來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方林巖匆匆將之瀏覽完畢之后,很干脆的就拿出了之前擬定的那一份名單,然后手指直接在上面滑動著。
很顯然,這件事情的核心,就在于徐伯說的那個老怪物,自己吃的藥是他配的,形成未知奇物的底片也是與之有關,倘若說眼前的這一切乃是一團亂麻,那么他就是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