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注意力集中到陰陽魚圖案的時候,青云頓時呆愣當場。
青云原本已經下了大毅力選擇放棄擁有黃金,可老天爺好像是與青云開了一個玩笑一樣。
黃金不僅失而復得,它還可以像靈氣一樣,反向釋放出來,就連釋放出來的形狀都可以使用意念控制。
“這算不算金飾大師系統?”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接連三遍靜心訣,青云才按耐住躁動的心緒。
轉身回望滿城的尸海,雖殺喪尸時心情暢快,可現在想來他們成為喪尸又何其無辜。
青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還要見多少這樣的場面,心情莫名沉痛。
唯一能做的好像也就是為這些枉死之魂超度,可道家的超度又叫煉度。
何為煉度?
此乃法師通過自身之水火,來煉化亡魂。
以心生火,以腎生水。
用火焚燒亡魂業障,用水蕩滌亡魂罪垢。
采北斗、南斗之炁,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
亡魂在太乙救苦天尊的接引下,步步蓮花,從法師的泥丸宮中,往生南宮長樂世界。
法師通過自身水火之交融,模擬天地陰陽之運轉,通過身中造化來煉化亡魂之陰質。
這需要高功修為,否則反噬自身。
煉度過程本身就是道士的一個修煉過程。
道士通過煉度亡魂,可精進修為。
能從超度中得到好處,或許這是天道的鼓勵與獎勵。
沾染到了利益,讓青云始終覺得不在純粹。
更夸張的是現在,青云可以通過超度獲得功德,總覺良心難安。
但不管怎么說,道家超度都比佛門超度來的實在。
道士送不走,反噬的是自己,總是上心些。
青云也沒有怎么準備,只是找了個賓館清洗自身,整理下道袍,喚出八卦鏡就當作設壇了。
行走尸海之中,誦讀《太上救苦經》。
連續誦讀多遍向全城尸骸鞠躬,慢慢退出這個死城。
出了城青云總感覺今日情緒多變,高起低落,不時反復。
靈氣已經八萬之多,多是被燃燒彈燒死,讓青云撿了便宜。
功德也有十二萬之巨,雖然獨自擊殺所得不多,大頭都在最后的超度上。
無心繼續留在這里,直接溝通八卦鏡返回道觀。
......
真如黃粱一夢,青云回到道觀時,天色還沒有正式黑。
根據手機時間計算,此去數日卻沒有超過十分鐘。
青云坐到床沿,本欲繼續做晚課。
但一直非常在意最后發現的情緒多變的問題,他雖是感性之人卻也不會如此反復才是。
雖看著經書,但思緒卻閃現了前世對《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解讀。
心屬五行之火,地支之申,心之陽氣升騰似猴子上竄下跳,對應心之表相,此乃心猿。
為煉化心猿,需游歷,需經歷。
經歷多了心智會變得堅定、多聞,所以心猿又被叫做行者。
而心猿必須要修煉到一個“空”字才能圓滿,所以心猿的目標乃是‘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