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最終還是在幾個老小孩的逼迫下,表演了一手鐵掌斷劍的戲碼。
老小孩見了青云的身手,紛紛開始講述自己年輕時所遇的奇人怪事,著實吸引到了年輕人的神往。
把一群年輕人撇開拉著青云就往蘇老的鍛造坊跑,幾個老家伙表示一定合力幫青云鍛造出他滿意的劍來為止。
現代鍛造工藝已經讓幾位老師傅在體力上得以解放,不再像以前需要出蠻力,有足夠多的經驗就完全夠了。
幾個老頑童為了商量使用什么方式,讓劍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重量,又是畫圖,又是把手機當計算機使。
青云是一點也幫不上忙,只能干坐著,最多也就給他們端端茶遞遞水。
在幾個老頭吵的不可開交,忙了大半天之后,總算設計出幾張比較滿意的圖紙。
按圖紙上來說,幾把劍大差不差。劍長一米四,刃長一米二,厚達兩指半,寬度達到夸張的六指。
全劍采用一體式鍛造,理論上成品的重量會在三十五斤左右。
在毛培鍛造的時候,青云總算有了用處。
幾位老師傅為了保持這么厚重的劍,同時具有韌性與硬度,采用了多重包鋼鍛造法。
而青云就負責給機器鍛造后的毛培進行鑒定,鑒定是否完美糅合在一起。
光糅合毛培這一步,就一直進行了兩天時間。真氣都消耗了大半,才鍛造出一塊完美糅合的毛培。
幾個老頑童立馬爭搶最后應該使用誰的技術來收尾成型,等青云都買好回去的車票還未能商討出個一二。
毛培鍛造好,也就沒有青云什么事了。
反正幾位師傅說成品他們會快遞給青云,青云也就沒有堅持留下來。
現在觀內長時間沒有人主持,擔心平時本就稀少的香客會轉投鄰山的和尚廟。
雖然幾個老頑童說青云參加了鍛造,讓他們成功做出完美毛培。
成品后如果青云滿意,幫他們幾個快入土的老頭誦讀幾次經文就好。
談費用什么的太俗,他們并不缺。不過臨走前青云還是在蘇老爺子的工坊里留下了一塊兩斤重金錠。
......
雖乘坐早班車回來,可青云回到觀時還是已經到了九點多。
路過鄰山的和尚廟,感慨他們的香火真是旺的不行。
對比下自己門庭冷落的道觀,真是感慨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剛準備打開道觀大門進去,青云就聽到觀后有人吆五喝六著,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對,但就是自己不上手。
“請問這位居...士...額...”
青云來到近前正準備查看對方在自己的道觀后面做什么,可出現在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實在說不出任何話來。
被推倒的磚墻,破碎的瓦片以及被填平的坑洞。
如果青云沒記錯的話,這里原先應該是自家道觀菜園。
山上多動物,這些磚還是青云與師父一起從山腳一塊一塊背上來的。
被填平的坑洞是他們花費長時間,師徒二人挖出來的蓄水池。
“呦,青云道長回來了。這幾天去哪玩了這是,一天找不到個人影!”
村開發商的拆遷領隊撇了青云一眼嗤笑道,話語中滿是調笑與極其的不屑意味。
青云聞言一怔,心思細膩的他已然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
這是村里拆遷干完了,要把自己菜園強占了與村里連城一片,搞經濟開發吧。
“不知居士推平我道觀的菜園,為何不與貧道商量?”
青云雖感詫異,還是心平氣和地對拆遷領隊施了一禮。
“啊哈哈,這不是昨天去通知你的時候你不在嘛,時間緊任務重就給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