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所有大型工廠的抵制,這一點陳銘確實沒有想到。
他明白,這些工廠其實僅僅是不愿意來投標而已,如果自己送上門去他們肯定還是會收的,畢竟對他們來說這些廢品可都是原材料,他們只是不想接受自己的安排而已。
說白了,這是面子問題。
當然,從長遠來看,如果所有的工廠都配合藍天環保,接受招標的形式,那將來如果藍天環保把價格抬的太高,確實對工廠也不利。
現在那些工廠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來造成藍天環保的資金壓力,逼迫陳銘放棄招標的打算,還是像以前那樣把廢品送上門。
陳銘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問題,也并沒有想過通過招標的方式把價格抬的特別高,反正他本來就沒想過靠廢品真的實現盈利。
可是如果現在認慫了,以后該怎么要求所有的工廠按照自家的環保標準來執行?
要知道,現在藍天環保推出的環保要求雖然已經比國標高出一點了,但這只是剛開始而已,他是打算將來逐步將標準提高的,免得全國各地的霧霾現象越來越嚴重。
所以陳銘現在當然不想認慫。
可是現金流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自從開了廢品站以后,系統的獎勵就只在廢品賣給工廠的時候才會發放,大概是系統有某種規則吧,以前陳銘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可現在遇到事了,才發現獎勵來的晚了點,如果能在廢品入庫的時候發放獎勵就好了。
不過系統的規則顯然不是他自己想改就能改的,陳銘算了算,現在公司賬上有不到五百萬,自己卡里加上陸雨涵給的錢還有不到三千萬,這些錢看起來有很多,但跟兩個省的廢品產生量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尤其是現在滬市和Z省兩地的廢品幾乎都被他壟斷了,每天的流水都是個巨大的數字。
“陳總,要不咱們還是推遲招標日期吧,反正我們送過去的廢品那些工廠都收,除非咱們自己不送了,不然什么問題也不會有。”
王燕的建議是個辦法,公司現在其實每天還是再給各個工廠運送廢品,招標公告里寫的也很清楚,半個月之后招標,在那之后藍天環保就只跟中標公司合作了,如果把招標時間推后,那就可以一直這么正常運營下去。
一年半載以后,等陳銘存夠錢了,再重新搞招標的事,到時候就不怕那些工廠跟自己耗了。
不過這樣其實也是認慫了,畢竟招標日期是在公告里寫的很清楚的,只不過面子上稍微好看了一點而已。
陳銘起身走到窗邊,分公司辦公室沒有租在大型的寫字間,樓層不高,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樓下來往的人群,路邊還有不少做生意的小販。
他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前世,在創業中遇到了阻礙,一籌莫展。
這一世,他一直活的很悠閑,這還是第一次產生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