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顯示的正是其中一個答案,提問者問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王浩的回答,其中有一句是:‘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夸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這讓陳銘更加覺得有些壓抑,王浩自己不就是他所說的這種‘真正牛逼’的人嗎?
能夠在幾百條愿望中看到王浩的求助實屬不易,自從許愿瓶上線以后陳銘就一直格外重視,他非常希望能夠幫助像孟書文那樣的‘平凡人’實現他們心中美好的愿望,所以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在睡前親自將當天新出現的愿望挨個認真的看一遍。
王浩的愿望聽起來其實很平常,他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文字出版,然后用賺來的稿費給父母買一份禮物。
不知道為什么,陳銘會被這個愿望所吸引,一個還不到20歲的年輕人,他很好奇這個人所寫的文字是什么樣的,又會想要表達什么。
于是才有了這一次王浩家的拜訪。
雖說見面之前他就已經讓方芳跟王浩聯系過,知道對方的大致情況,但見到王浩本人以后他依然被其從骨子里洋溢出的樂觀和積極所震撼到了。
“他不是給我們給了電子版嗎,聯系幾家出版社,發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給點專業意見。”
“好的!”
給方芳交代完,陳銘繼續低頭看起了論壇,他直接點開了王浩的主頁,希望看看王浩其他的回答,以此來更加了解王浩。
用了兩個多小時,陳銘才看完王浩在論壇上的一百多個回答,他轉了轉有些發酸的脖子,感覺眼睛有些發酸。
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浩其實并不是那種課本里所講的英雄人物,身殘志堅如何如何,就好像他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教會世人一個什么什么道理。
實際上,王浩和這個年紀的其他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知道他的實際情況,可能只會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二十歲小伙子。可恰恰是這份普通,才是他最讓人動容的地方。
一篇篇文字中,他從來沒有一句抱怨過命運,和別人討論時也從不會像個過來人那樣的講什么大道理,如果非要從這些文字中找到點什么算得上怨懟的話,那就是他在某一個問題下提起了自己喜歡的一位姑娘,表現出了一股無力的憤怒。
那個提問的內容是:你做過的,讓你于心不安的,一直耿耿于懷的,最不道德的事是什么?
許多人在回答中坦白自己的陰暗面,而王浩的答案就只有一句話:喜歡過一個姑娘...
從字面上來說這個回答沒什么特殊的,仿佛只是一個沒有勇氣表白的小男生在為過去的懦弱感到惋惜。
答案下面的評論有不少都是在為他鼓勁,告訴他男人要勇敢之類的,當然也有不少人留言說他過于‘慫’了,比如其中一個人就說:‘只要她喜歡你就什么都不是問題了,不要給她不喜歡你找借口了!’
對于這條評論,王浩只回復了三個字:你不懂。
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