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十四刀!
前八刀!第二手!
起手刀!
效學開弓養由基!
這是類似儒道世界‘喚圣’的模式了,一般而言是以詩詞和天地間名人留下的印記共鳴而產生的效果。
喚圣無論是喚出名人、虛圣還是真圣,這首戰詩詞都會形成質的提升,比普通的詩魂更加強大,接近最強大的圣魂。
無論是喚圣還是圣魂,都會收集先賢留在天地間的“仁、義、禮、智、信、節、勇”七種神念之一,從而引發強大的威能。
甚至在很多時候,喚圣出現的相應,已經不是簡單的某個名人自身的實力了,更豬獒的是他的象征神念,他的豐功偉績,包括史書流傳的美名,包括無數人族對他的頌念,若是這些力量同時被喚出,威能絕對是無可估量的。
至于說為什么關羽不用戰詩詞,光是靠著武藝就能做到這一步,其實也是正常的,這其中真正的重點不在于戰詩詞而在于共鳴,戰詩詞更多的能夠起到一個輔助共鳴,幫助感應的作用,能夠讓天地間的神念降臨,進而再看你是不是能夠和這種意念共鳴。
雖然說靠著詩詞華美,精神稍弱也不是不能夠喚圣,但是要說心性與這些神念所蘊含的道義相悖,威能絕對不會大。
而說起勇、義這方面,關羽靠著自身就能引起共鳴那是理所當然的,更何況春秋二十四刀本身就是關羽從他誦讀春秋中感悟最深的一些典故之中創造出來的刀法,一招一式本身就是和這個典故主角的精氣神有著高度的共鳴才能夠發揮威能,如今融合了文道的修煉進取,共鳴喚圣也是情理之中的。
姜文煥畢竟有著關羽對于原本春秋刀法的體悟,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在他想著這些的時候,戰場上的關羽已經和死亡騎士碰撞到一起了。
關羽策馬直撞,青龍偃月刀凌空揮下,毫無花哨的一式力劈華山迎面劈去!
又是一個虛空凌空浮現,緊隨青龍刀刀鋒之后,宛若長虹般落了下來。
“這是?迎面刀!白虹貫日豪俠氣!”
姜文煥深吸口氣,一瞬間感覺自己對這一刀的領悟又有了新的提升。
白虹貫日典出《戰國策》說的是聶政,但是春秋刀法本身就有分心刀、聶政猛勇刺韓傀,白虹貫日豪俠氣是少數沒有直接典故的一手,卻是形容豪俠之氣,當如白虹貫日,雖然日光皓皓,無可匹敵,白虹卻依舊絲毫不懼,穿透而過,殺意凌厲可見一斑。
刀劍交鋒,一閃而過,雙方縱馬錯身,已經過了一個回合,姜文煥等也是運使神通緊張的盯著雙方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