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儀式只是走了個過場,并沒有弄什么花里胡哨的東西。
而群眾演員也是早就跟朱然說好讓他找好的。
當朱然接到蔣舟電話的時候他有些懵逼,因為蔣舟給他打電話竟然不是問自己要活,而是要自己幫他找群演,自己倒成了干活兒拿工錢的那個。
攝影組來到籌備時期就已經選好的拍攝點位,鋪設軌道,布景師搭建布景,錄音師檢查錄音設備,服裝師輕車熟路的為第一場戲的演員找出一開始便設計好的服裝,化妝師為演員上妝,而作為美食指導的大叔則是開始煮餛飩。
化妝組是蔣舟演盧公公那個劇組的專業人員,專業能力很強,并且能夠大部分還原出蔣舟心目中想要的效果。
第一遍不急著正式拍攝,蔣舟安排第一場戲的演員走戲,走戲是為了規定一個大概的表演區域,以防止演員無意識的走出鏡頭,除此之外,蔣舟還讓攝影助理在表演區域貼上膠布。
羅光看著忙前忙后的蔣舟,微微點頭,本來他以為蔣舟沒有親自執導的經驗,到了現場會因為經驗不足出現很多差錯,這么一看,還不錯。
不過驗證一名導演是否合格,還是要看他對戲的理解,和調教演員的功力。
如果他不行,那么自己當時便會讓他下課,自己補上。
羅光在家里打磨這個劇本可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已經把整個劇本研磨透徹,如果要論對劇本的熟悉程度,羅光不覺得自己會比蔣舟差。
現場許多的人也是如此,各組的工作人員以及華盛傳媒找來飾演劇中配角的老戲骨,都對蔣舟的專業能力表示質疑,畢竟在他們看來,蔣舟很年輕,才二十出頭。
蔣舟坐在導演椅上,看著監視器里的畫面,對著對講喊道:“各部門情況?”
“攝影組準備就緒。”
“道具組準備就緒。”
“燈光組準備就緒。”
“化妝完畢。”
“餛飩也煮好了!”作為美食指導的中年大叔喊道。
蔣舟道:“好,全體注意,正式開始。”
“第一場,第一鏡,第一條。”
“啪。”
場記打板,退出畫面。
場記在影視劇拍攝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場記板是在每個鏡頭開拍時需要打板用的,在板子上記錄攝影機將要拍攝的集數、場數、鏡數。
場記單有一定的格式。先寫上集數、場數、鏡數、條數,再寫上拍攝的內容。最后記錄時間碼,并且要對導演滿意的條數做記錄。
場記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對后期的剪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場戲的大致劇情是女主出場在街邊擺攤賣餛飩,被東巷府的方員外所撞,方員外騙方一勺代替自家女兒嫁給惡霸沈勇。
“天山曲曲粵云吞,
蜀地抄手鄂包面;
三鮮香菇豬肉筍,
夏至的面兒來冬餛飩。”
飾演方一勺的王子婷站在攤位后面,哼著小曲兒,手上拿著漏網不斷從鍋中撈出已經燙熟的餛飩,盛進小碗里,遞給攤前的食客。
蔣舟看著監視器中的王子婷,默默點了點頭。
王子婷本就屬于圓臉嬰兒肥,甜美可愛類型,與劇中女主的形象簡直相差無幾,且演技尚佳,臺詞功底,節奏斷句什么的都做的比較好。
表情也不錯,非常自然,與客人交談不時揚起可愛的笑容。
“哎,丫頭,你叫什么名字啊?”一名食客問道。
“我叫方一勺。”
“方……方一勺?怎么叫這個名字啊?”
“怎么給你取了個這么難聽的名字啊?”
王子婷嘟起嘴巴,隨即笑了起來,道:“我覺得挺好的啊,方一勺,不多不少,一勺剛剛好。”
排隊的食客哄笑起來。
接下來的鏡頭都很順,到第八個鏡頭,蔣舟終于喊了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