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認為是安芳不知道,雖然不清楚他們為什么也會師父教他的這門身法,但是以師父的性格,她絕不會教人只教一半,故意藏著掖著什么的,所以這只有可能是她當時在放水……
也幸好她是在放水,畢竟江羽并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打贏她。
他不知道這種實力的“殺人兵器”朝廷還有多少,但想必絕不會只有一個。
問:江湖上的高手這么多,朝廷難道就不怕嗎?
答:不怕,因為朝廷的高手更多。
朝廷終歸還是朝廷,之所以放著江湖不管,并不是因為沒有那個能力,只不過是它認為江湖對它沒有威脅,僅此而已。
天下人津津樂道的江湖武林,在朝廷眼中不過就是這天下小小的一塊,所謂俠客,在那些官大人看來也不過就是手中的刀。
而在這三類勢力之中,洞庭周家便是屬于第二類的地方勢力。
在魏朝,說起周家,出名的只有一個:位于洞庭湖的周大世家。
而且這個出名,與正常人所理解的出名有些不太一樣。
周家的本家位于荊州武陵郡的洞庭湖畔,風景很好,身為一方世家大族,周家在本地的名望很不錯,雖然名下的佃戶眾多,但從來不會過分剝削,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派人出來送送禮,慰問慰問鄉里。
總體而言,這算是一個“世家版”的柳家:家族傳承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對地方百姓還可以,在朝廷中也有點地位……
但是,這些都不是它最出名的地方。
它最出名的,是一個纏繞在它的頭頂,揮之不去的緋聞。
周家自后漢開始便是名門望族,三國時期更是因為“美周郎”周瑜的緣故,在東吳顯赫一時。
后來,在魏朝第二任大司馬夏侯尚發動的滅吳之戰中,周瑜之子周循率軍歸順魏朝,因為比較識時務的原因,在吳國滅亡之后,周家并沒有遭受到什么打擊,而是一直平安延續了下來。
這個緋聞,就和周循有關。
而引起這個緋聞的人,便是魏朝的第一任大司馬。
由于其中的彎彎繞繞實在過于復雜,江羽總結了一下他從小柳那聽到的各種版本之后,最終確定了一個核心:周循的生父有可能是魏大司馬。
這個說法最大的根據就是在當初魏吳的石亭之戰中,魏大司馬放走了戰敗被俘的周循,并且兩人還在三軍之前敘了下舊,討論了一下周循的母親喬夫人。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經過無數的愛吃瓜群眾的游走調訪,終于又挖出了一些更具爆炸性的信息:魏大司馬年輕的時候曾在喬家住過幾年,據說還和喬夫人有過婚約,只不過后來魏大司馬不告而別,兩人才就此分別。
當然,緋聞永遠只會是緋聞,無論外界再如何津津樂道,有一點始終是對不上的,那便是周循的出生時間。
從周循出生一直往前幾年的時間里,魏大司馬始終都在魏武的身邊輔助魏武,而喬夫人卻是在千里之外的建業,兩人根本沒有見面的可能性。
所以,不管這兩人之間再如何地有情,所謂的周循是魏大司馬的血脈,也不過就是閑人們在茶余飯后的談資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