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這類被抓到山上的勞力吃的少,距離牢房不遠處的山匪們吃的就好多了。
這座大牢的構造很普通,三個山匪有一個單獨的小房間,定期巡視各處監牢,大部分時間聚在一起玩樂。
被關押的第三天,原來熱鬧的監牢變得死氣沉沉,大家從心里不相信自己能逃出去,接受了這一點,還鬧騰什么勁呢。
許明盤膝而坐,說起了《水滸傳》的故事。
一幫好漢聚眾造反對市井小民有引力,對山上的匪徒更有吸引力。只是大家被關在牢里,對所謂好漢的喜愛降到了冰點。
穿越之前,許明多少了解點水滸傳,也曾追完整部劇。
來到大明后,前幾世雖然爭分奪秒的搶救大明朝,總是有應酬,總是得有些娛樂活動的。
大明可不比后世,這個時代沒有那么多娛樂活動和娛樂設施,看書和聽書已經算不錯的娛樂活動了。
許明對《水滸傳》了解個大概,能講出大體脈絡,但對遣詞用句就沒那么講究了。全是市井白話,不加一點修辭。
哪怕他講的爛,遠不及茶館、酒館的說書先生,可牢房里的大家憋悶的難受,有聽的就不錯了。
至于山匪們,整日待在山上,就算有肉吃,有酒喝,也不可能聽書作樂。此時聽到有人說水滸,收了叫許明閉嘴的心思,干脆搬著板凳坐到牢房外聽。
“……魯提轄是什么人,眼里能揉沙子嗎?你想想,遇到這事,他自然要好好教訓一番鄭屠,你們說是不是?”
“肯定啊,得狠揍一頓!”
“對,對……朝狠里揍!”
山匪中年紀較大的那位一拍大腿,指著許明:“你別賣關子,快說怎么樣了?”
“這后面嘛……”許明一開口,牢房里的年輕勞力和牢房門外坐著的兩個山匪都被吸引了注意。
“肚子餓了,后面得用勁講,那魯提轄可容不得這種欺男霸女的事,揍是肯定要揍的,但是怎么揍就有講究了。”
許明揉著肚子,“給我來點吃的。”
兩個山匪相互看了眼,年長者揮了揮手,年輕人屁顛屁顛的跑到他的值班小室,不一會兒,端了盤豬耳朵上來。
年輕山匪將豬耳朵放到牢房內,擺好了,笑道:“豬耳朵來了,邊吃邊說。”
許明毫不客氣的拿過盤子,抓了把豬耳朵塞進嘴里。
從口味上來說,這豬耳朵做的不怎么樣,但他不喜歡窮講究,眼下不是講究的時候,自然怎么有用怎么來。
“魯提轄點了菜……”
年輕匪徒一聽,忍不住笑道:“怕不是點了盤豬耳朵。”
他這話一出,頓時引得年長匪徒哈哈大笑。牢房內的年輕勞力們聽到了,他們也跟著笑了兩聲,想到自己在牢內,山匪在牢外,笑聲很快便沒了。
許明又抓起一把豬耳朵,“魯提轄沒點豬耳朵,他點了十斤精肉,切成臊子,不能有半點肥肉。”
年長匪徒一聽,已然明白這是魯提轄在故意刁難鄭屠。
“……那鄭屠也是個人物,當即應承了,真就切了十斤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