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陳德治的目光,商易云發現了桌子上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有男有女,臉上全都掛著笑容,中間站著的人,赫然是自己的導師陳德治。
“易云,這張照片上的人,都是你的師兄,其中有一個是我最得意的學生,現在是一名長江學者,但是我心里也清楚,對方這一生很難成為兩院院士,我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希望在這兩年內,培養一個有望成為兩院院士的學生。”
“之前,我已經斷絕了這個心愿,但是上天讓我遇到了你,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科研界大放光彩。”
說完這些話,陳德治看向商易云的目光,帶有一絲光芒,就像看一件絕世珍寶。
看到這種情況,商易云心中也清楚,他的老師把希望放在了他身上。
靜靜聽著自己老師的回憶,商易云沒有插話,而是選擇當一個靜靜的聆聽者。
時間慢慢過去,商易云也對那張照片上的師兄師姐有了些許了解,不過,他也沒有忘記今天前來的目的,桌子上有論文的初稿,剛才陳德治已經看了一遍,也給了他一些意見。
可以說,商易云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手上這篇論文,可以算是5G通訊技術第一手的資料,不過,現在還在修改之中,一篇論文的創作,不是兩三天的事情,之前初稿的編寫,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老師,現在沒有事情了,我就先離開了,我以后會更加努力的學習,為完成你的心愿做準備。”說道這里的時候,商易云眼中充滿了堅定。
這段時間,對方給他的幫助,商易云都記在了心中。
作為一個重情義的人,又怎么會坦然接受對方的幫助,所以在心中已經記住了對方的好。
推門走出陳德治的辦公室之后,商易云看了看手中的論文初稿,臉上露出了笑容,這篇論文,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學術成就,但是他相信,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
這兩個月的時間,雖然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5G通過訊技術上面,但是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進步最明顯的還是生物學。
回到宿舍之后,商易云就根據陳德治提到的東西,開始修改。
“5G移動網絡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絡一樣,5G網絡是數字蜂窩網絡,在這種網絡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并作為比特流傳輸。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信......”
打開文檔之后,商易云瀏覽一遍,就開始修改。
論文要求重復率在10%以下,之前他查重之后發現,這篇論文初稿的重復率在12%,盡管已經無限接近于標準,但是他還是不滿意。
要降低重復率,只能修改,但是重復率高的部分,都是一些概念性的內容,不容易修改。
不過,2%的重復率,修改一些就行,也不用傷筋動骨,所以他瞄上了一些內容。
這些內容不屬于5G通訊技術的核心,所以修改一番,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