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面韓飛還算有些心得,整理出來的劇本每每都能得到二位老師的夸贊,可是到了口播環節,就是徐清雅的優勢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韓飛才知道,原來這個看似普通的妹紙也是華夏廣播學院的高材生,而且精通四國外語,對聲音的把控更是細致入微,甩了韓飛這個外行人好幾條街。
二位老師見韓飛態度不錯,也經常會教韓飛兩下子,總體來說,其實播音主持跟聲樂的練習方法差不多,都是需要練氣、練聲、練吐字發音這些的,韓飛底子是不錯的,只是沒有深入接觸這個行業。
經過半個月的鍛煉,二位老師也將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交給韓飛練手,別說,即便是面對華歌榜頒獎典禮那樣的舞臺,韓飛都沒怵過,面對音控操作臺時居然會覺得緊張。
有聲的制作周期很短,一個月時間兩部就錄制完了,這不禁讓韓飛有些失落,他這才剛剛熱身好吧。
韓飛也拿到了他的“遣散費”一共兩千八百塊錢,實在是有夠摳門兒的,倒是徐清雅這傻丫頭笑得眼睛都看不見,就跟收獲了一筆寶藏似的。
離開之前,韓飛主動要了徐清雅的電話,把這丫頭弄得一陣臉紅,不知道的還以為韓飛在調戲她呢。
實際上,這段錄音的經歷讓韓飛有了個初步想法,排影視劇對于現在的他來說還是太困難,水太深,貿然進入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有聲這個行業就沒那么高的門檻了,專業級別的音控臺也就十來萬,再加上給房間加裝一些隔音海綿的裝修撐死了也就一百萬,對于別人來說可能是一筆巨款,可對于韓飛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而且,韓飛也不存在營收壓力,能賺到錢就最好,賺不到,就當是IP推廣的費用了,依稀記得有聲,也是網站打造IP的重要一環。
像喜馬拉雅、懶人聽書這些APP的成功也足以證明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當然,這個時空早已有了類似的APP,韓飛也沒有要跟它們搶飯碗的意思,他只是單純的做內容,說白了在當下的文化市場環境下,只要把內容做到極致,其實遠比做平臺要來得舒服。
就像當初滴滴跟快的之間的補貼大戰,司機跟乘客都獲得了不少實惠,而滴滴的老板程維一天光是簽補貼就簽了兩個億,據說當時簽字的時候手都在發抖。
韓飛在家里規劃了整整兩天,終于決定走出這一步,當然,他并不打算把家里弄成錄音棚,而是準備在學院附近弄一套房子,大了肯定負擔不起,不過小戶型五六十平的還勉強能支撐。
做完這個決定,韓飛突然有些恍惚:“臥槽,哥們兒這就要在京城買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