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員齊備之后,預算也做出來了,四千萬的投資對于之前兩部電影動輒幾億的投資來說,只能算是小成本,不過相對于比較簡單的拍攝難度來講,其實也不低了,而且韓飛還是零片酬出演,一下子省去了許多成本。
謝不臣跟秦鳴、章悅他們也是友情價出演,三個人的片酬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一千萬。
這些亂七八糟的都弄得差不多了,蔣輕侯跟韓飛一起開始到處跑拍攝地點,“合伙人”當中的“燕京大學”其實就是北大,因為當初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撤消,文科、理科多并入北大,工科并入清大。
而成東青他們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燕京大學”早就不復存在了。
原本韓飛是想直接在北大取景的,一方面是跟劇本契合,另外一方面嘛,自然是作為一個藝考生,能夠進入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取景,總會有那么一絲竊喜,咱也算是踏入北大校門的人了。
事實上,北大對于韓飛劇組的申請還是很歡迎的,甚至消息很快就流傳到了學生當中,學生們也很興奮,開始議論紛紛。
然而,到了實地觀察之后,韓飛發現,壓根就沒法拍,因為北大里面的教學樓、宿舍樓什么的,實在不太符合上世紀80年代的建筑風格,在這里取景體現不出年代感,拍出來肯定是要被罵的,最后只好放棄。
得知韓飛劇組沒有在北大取景,北大的學生自然是失落萬分,但是其他高校的學生可就開心了,接下來,劇組開始到京城各大高校探訪取景地,然而效果并不能讓韓飛滿意。
“這樣不行啊,京城這邊建設太快了,上哪兒找有年代感的建筑?要是不行,咱們去周邊找找看吧?”蔣輕侯累得夠嗆,正值酷暑,別說到處跑了,就算是站在室外都是一身汗。
韓飛點點頭:“走,咱們去附近瞧瞧。”
最終找了一圈,韓飛決定在京津的“河工大”進行拍攝,“河工大”的學生其實早就聽說了韓飛劇組在到處找地方取景,之前劇組一直在京城轉悠,他們也就沒抱什么希望,結果沒想到還真就到他們校園來了。
“河工大”的學生們那叫一個興奮,畢竟拍電影對于大部分圈外人來說,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河工大”的領導對此也很重視特別把東院的第五棟教學樓交給劃給劇組進行拍攝,甚至都沒有談費用。
當然,韓飛還是以公司的名義給“河工大”捐了一筆教學器材,對于這么上道的小伙子,校領導們還是很滿意的,還特意表示,如果需要群眾演員可以隨時跟學生會溝通,學生會會盡全力配合。
開機發布會當天,記者爭相采訪,現如今,韓飛的劇組通過兩部賣座大片早已在華語電影當中有了一席之地,他的新片開機自然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再加上“河工大”的學生們圍觀,一時間現場可就熱鬧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僅僅是一部低成本電影,不論是制作難度還是拍攝難度都比之前的兩部作品要簡單得多,這就是名氣的重要性。
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沒有成名之前都得不到關注,得不到關注自然就無法獲得各方面的認可,像蔣輕侯之前的許多同學到如今還在堅持的,也頂多是在劇組做個副導演,或者是自掏腰包拍部文藝片而已。
雖然圈內鄙視商業片,但是事實上,能夠有資格拍商業片的都是有一定名氣的導演,而文藝片隨便一群人搭伙也就拍了,反正他們不需要經歷市場的檢驗,隨自己的心意來。
對于今天的開機發布會,記者們自然也是有備而來的,第一個獲得提問資格的記者就把話筒遞到了韓飛嘴邊:“請問韓飛,這部影片中的成東青是有原型的嗎?還是說僅僅只是一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