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的韓飛可不是當年的小透明了,粉絲數量也不在少數,再加上之前做慈善著實吸了一波粉,粉絲數量已經突破八千萬,這些粉絲不一定個個都會去買票,但是在網上搖旗吶喊他們還是很樂意的。
再加上謝不臣他們的粉絲也紛紛為愛豆鳴不平,網上造謠的水軍很快就被壓制下去了。
當然,這些公司并沒有放棄搗亂,“飛鳥影視”今天發布一個推廣軟文,馬上就能看到好幾個抹黑的軟文,內容其實也大同小異,無非是從題材上、制作時間上,來斷定這就是一部爛片。
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真就信了,畢竟從表面的數據來看,“華夏合伙人”的整個制作周期的確只有五個月不到,跟許多電影動輒**個月,甚至是一年的制作周期來比,的確是太短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制作周期真的能決定一部電影的質量嗎?韓飛在天天向上當中就對此做出了解釋。
汪老師跟韓飛也算是老相識了,所以這次“華夏合伙人”剛剛定檔,他就給韓飛發來了邀請。
節目當中汪老師也是一點都沒有掩飾自己的立場,直接道:“韓飛,我看現在一些報道都在說,你這部片子的制作周期太短,一定是爛片,對此,你有什么想說的嘛?”
韓飛玩笑道:“我怕我說了你們播不出去啊。”
“哈哈~~~”現場觀眾都笑翻了,很顯然,韓飛此刻肯定有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汪老師插科打諢道:“別,罵人的話就別在這里說了,教壞小朋友,咱們組織一下語言,換一種方式來說,好不好?”
“好吧。”韓飛一副很艱難的樣子:“其實按照道理來講,制作周期越長的確是更容易出精品,不過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就目前影視圈,好多劇組他們之所以制作周期長,不是因為他們制作精良,主要原因是他們不夠專業,浪費了大量的制作時間。”
這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汪老師也沒想到韓飛居然敢這么說,不過作為專業主持人的素養,還是讓他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順著韓飛的話頭:“哦?這話怎么說?”
韓飛正色道:“我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吧,一般來講一部時長九十分鐘的商業電影,是由1500—1800個鏡頭組成的,而所用的鏡頭越少拍攝難度就越大,我曾經聽說過有人用十七個鏡頭組成了一部電影,不過很遺憾這部片子我并沒有看過。”
“說回之前的話題,【華夏合伙人】的制作周期的確是五個月,但是一共拍攝了2672組鏡頭,據我所知,同類型的影片很少能夠達到這個數字,而他們所使用的制作時間卻是我們的兩倍。”
現場觀眾都有些將信將疑,有的人認為韓飛是滿嘴胡謅,但是也有接觸過電影行業的網友卻是大有人在。
他們進一步證實了韓飛所言不虛,因為國內許多影視公司其實是不養制作團隊的,許多幕后制作團隊就跟游擊隊一樣,東打一槍西開一炮,而他們的工資又是按天算的,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他們足夠專業,難道他們還跟錢有仇嗎?
至于一些群演,他們也是按天拿錢的,有的時候不是不能演好,只是為了生計,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