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臺里的領導才重視起來,反應過來之后肯定是要跟“天工動畫”聯系的,結果第二部還在制作當中,制作周期起碼還要一個月。
得,這下徹底沒指望了,可是怎么辦呢?新動畫才播出了幾集,要說用別的動畫片頂掉也就罷了,但是一部重播的動畫,能保證收視率嗎?
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金鷹卡通再度從第一集開始播出“喜洋洋”,這下孩子們開心了,至于是不是看過,他們才不會在意呢,只要有的看就好,家長們也滿意了,只要小家伙們不鬧,他們就省心了。
金鷹卡通卻一直提心吊膽呢,這萬一要是收視率暴跌,是要承擔責任的,另外制作公司方面也很不高興,說好的要播完,你這樣,我怎么拿補貼?
但是很快金鷹卡通就不糾結了,第二天收視率統計出來,不僅沒有降,反而提升了不少,甚至比第一遍播出的時候還要高。
哪還有啥好說的?拿著數據跟客戶去談廣告費用啊,至于被砍掉的制作公司,那就沒辦法了,這收視率你們能達到嗎?
動畫片的圈子就這么大,很快就在圈內傳開了,如此火爆的收視率其他可以放動畫片的臺能不心動嗎?
于是很快就有電視臺直接聯系了“天工動畫”,原本“喜洋洋”第一部賣出去之后,整個動畫小組其實是很忐忑的,畢竟是虧本在做,而且虧得還不少,要是一般公司估計早就喊停了,但是韓飛卻又撥了一筆款,讓他們繼續做第二部。
終于,隨著賣出去的播放權越來越多,基本上已經抹平了制作費用,雖然還是沒錢賺,但,至少不虧錢了呀。
而且隨著其他一些地方衛視的播出,“喜洋洋”逐漸成了孩子們的共識,要是有一天落下了沒看,第二天在學校就會發現自己無法融入別人的話題,別的小朋友講什么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
或許很多大人不理解“喜洋洋”這種動畫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夠讓孩子們這么癡迷,其實對比一下“機器貓”也就不難理解了,小時候大家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在“機器貓”里是欺負人的胖虎,而在“喜洋洋”里則變成了總想吃羊的灰太狼。
“機器貓”里有各種稀奇古怪的道具,“喜洋洋”里也有慢羊羊村長的各種古怪發明,可以說,“喜洋洋”滿足了孩子們所有的童真幻想,如果沒有,那么他們會一直期待下一集。
隨著“喜洋洋”在各個地方臺的熱播,很快少兒頻道也回過味來,主動上門購買版權,考慮到少兒頻道的覆蓋面,韓飛還是決定把播放權賣給他們,不過這個價錢,自然就不能跟其他地方衛視一樣了。
其實這點錢,韓飛還真不放在心上,要不是因為少兒頻道的受眾可以覆蓋全國,對推廣在建的主題公園意義重大,他還真就不會松口。
等到了四月份“喜洋洋”第二部首播的時候,韓飛親自到工廠督陣,眼看著各種類型的玩具發往全國各地的小商品集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