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點開之后,映入眼簾的是一顆巨大的火球,此時有畫外音解讀:“太陽: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直徑大約是1392000千米,而此時他正在極速走向衰老,根據科學家預計,一百年后它將會變為紅巨星,從而吞沒整個太陽系,而地球也難逃滅頂之災。”
僅僅只是開頭十秒鐘的介紹,就讓許多觀眾眼前一亮,這跟大多數西方科幻電影的設定有著本質不同。
以往的西方電影總喜歡反諷,要么就是人類濫用核武器毀滅了地球,要么就是人類制造了某些毀滅性的東西毀滅了地球,總之,地球的毀滅完全是人類自己作死。
然而這個預告片卻并不是,這是一場災難,是整個人類都必須直面應對的災難,太陽衰老膨脹?似乎在小學課文里有看到過?
接著畫面一轉,映入眼簾的是茫茫的一片冰原,此時畫外音又講解道:“為了應對這次危機,開啟了一項龐大的計劃,史稱【流浪地球】計劃,人類花了42年時間建造了一萬兩千臺重聚變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此為剎車時代,由于地球停止自轉,一半區域溫度急劇下降,室外溫度接近零下82度,另一半溫度急劇上升,高達82度。”
“由于地表已經無法適應人類生存,于是人類在這些發動機地底建造了巨大的地下城,從此過上了穴居生活。”
不少觀眾已經被這龐大的設定所征服,想要繼續往下看時,卻發現沒了,預告片結束了。
“臥槽,不是吧?我這才剛剛看得過癮,這就沒了?”
“我特么,后面呢?早知道就不點進來的,剛剛把我的興致點燃。”
“不過有一說一,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啊,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設定,剎車時代,嗯,有點兒意思,而且這個特效做得也相當棒啊,如果解說不是中文,我還以為是BBC拍的紀錄片呢。”
觀眾們雖然吐槽不斷,不過大多數還是被影片當中展現出來龐大的世界觀所震撼,人類雖然已經有著璀璨的文明,但對于外太空,還僅僅出于探索階段,太陽似乎一直都是人類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預告片當中,卻成了人類的災難,這種感覺怎么說呢?會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既覺得很魔幻,卻又很貼近生活。
不管怎么說,第一部預告片出來之后,也激發了大家對于“流浪地球”這個主題的討論。
于是,網絡上有兩個觀點也開始盛行,一派表示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完全就是無稽之談,有那個功夫人類還不如制造一些大規模的飛船,就像許多西方科幻片一樣。
然而另一派則認為,作為科幻片就是要大膽假設,而且所謂的飛船逃離,壓根就是妄想,因為以人類當時的科技,飛船壓根就不能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就連最簡單的燃料問題都沒辦法滿足。
就在諸多爭論當中,網友們并沒有發現,他們的態度其實已經發生了轉變,之前大多數網友還表示,這部片子沒什么值得期待的,然而僅僅只是第一部預告片發布,他們就已經針對劇情在做解析了,這難道不是期待值滿滿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