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筆錢花得絕對值,許多老外還擔心聽不懂臺詞,結果發現居然有英文配音,而且配音的質量居然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英雄”的劇情其實米國觀眾并不完全看得懂,不過當中對色彩的運用,著實讓人沉迷。
從最開始,秦王宮前的一片黑色開始,再到后來趙國書館的整個屏幕都被紅色占據。
之后楓葉林一戰,金黃色的樹葉漫天飛舞,更是讓所有米國觀眾驚嘆。
“哦,我的天吶,這畫面太精致了。”
“太神奇了,這個樹葉舞動的畫面是怎么做到的?”
影院里不是傳來驚嘆聲,有中文,也有英文,老馬聽著這些米國觀眾驚訝的表情,不由生出一股自豪感,看,這就是我們華夏電影,并不比你們好萊塢電影差。
當然,相比于米國觀眾比較關注的畫面,更多華夏觀眾看的卻是這部影片的內涵,荊軻刺秦的故事大家也算是耳熟能詳了。
在這個故事當中,秦王被荊軻弄得狼狽不堪,顏面盡失,跟他千古一帝的形象完全不符,而荊軻也是水貨,圖窮匕見,距離秦王那么近居然沒殺得了秦王。
而在“英雄”的故事當中,就完全不一樣了,長空、殘劍、飛雪的能力被放大,他們就好像是從武俠世界來到現實世界,對秦王進行了降維打擊,這三人其實像俠客多過于像刺客。
其實原版“英雄”,張藝謀最初想要改編的是,金庸的作品,然而沒有得到授權,最后才用了荊軻刺秦的故事,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張藝謀在劇中塑造的殘劍、無名兩個角色,都可謂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放棄了仇恨,并不是因為不恨,而是為了天下黎民不再被受到戰亂之苦。
在無名以劍柄刺向秦王的那刻,他的精神境界已經脫離了一個刺客的范疇,稱一句英雄,毫不為過。
老馬看得熱血沸騰,這才是他心目中武俠電影的樣子,之前不少華語電影要么是江湖仇殺,要么是家族恩怨,看的時候的確很爽,但是爽過之后呢?似乎沒有什么能讓人記住的畫面,就更別說精神世界上的共鳴了,畢竟現在可不是古代,快意恩仇,殺人是犯法的。
“太棒了!”
“難以置信,我得推薦給朋友們,這部電影的確值得觀看。”
“為什么,我覺得自己好像還沒看懂呢?不行,等下還得再看一遍。”
從影院出來,一些米國觀眾也都在談論當中精彩的鏡頭,而許多華夏觀眾卻在討論著某些畫面的深意。
“你們有沒有發覺,無名講的故事跟秦王講的故事,所有演員穿的衣服還有整個布景顏色都不一樣,這里面是不是有某種含義啊?”
“你這么一說,好像是啊,為什么顏色不一樣呢?”
漸漸的,許多華夏觀眾都懵逼了,究竟韓飛劇組在后面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呢?不可能僅僅只是湊巧吧?如果沒有深意為什么要那么麻煩,把所有的配色都換掉?很貴的好吧。
“要不,咱們看看國內網站是怎么解讀的吧?”
“好主意!”
于是很快就有一些留學生觀眾打開了國內網站。
關于色彩的解讀其實有很多,不過最讓人信服的,還要數著名影評人芳華的帖子。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觀眾,許多圈內的朋友也表示沒有看懂,在這里我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