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之前你們錄好的給我聽聽嗎?”客套完后,劉鎮直接切入主題:“周紫雪,麻煩你準備下,如果一會有空,一起把你的錄音錄了。”
“可以,你稍等。”馮小波點點頭,從邊上拿了一個耳麥遞給劉鎮:“你帶上,我給你放。”
“好...”劉鎮接過耳機套上。
馮小波看到劉鎮準備好之后,在錄間設備上,按了幾下。
五分鐘后。
“怎么樣?”
“差了點,二胡是誰拉的?”劉鎮把耳麥拿下來放到桌子上。
“我拉的。”一名近50歲左右,一身漢服的中年人舉起手。
“把譜給我下。”
“......”馮小波,忙的從錄音設備的文件夾里,翻了一會,抽了幾條紙。
“老師,麻煩你再給我拉一次,可以嗎?”劉鎮接過譜子,從頭到屋看了一遍,確認沒錯之后,遞給二胡老師。
“好的。”二胡老師看到李建軍點頭的動作后,便拿起靠在架子上的二胡,放到自己腿上。
等眾人都安靜下來,二胡老師手一個大幅度的伸縮。
一陣如泣如訴,娓娓道來。
隨著二胡老師的進度,劉鎮閉上了眼,靜靜的聆聽著,進入關鍵的時候還會點下頭。
曲終......
“老師,你在第三句3(咪)的時候,音再拉長半拍,第8句,多,來,多,拉,索;咪,索,咪,索;在最后一個(索)的時候,你把音再壓底一點點,音再拉得悠揚些......”
“好的,我再拉一次...”二胡老師認真的聽著劉鎮的要求。
“好。”劉鎮點點頭,向后退幾步。
......
“老師,第三句對了,就是這個意思,在第13句:米,來,多,米,多;拉,拉,多,拉....;你在拉(拉)連音的時候,速度加半拍,就是快速的拉動弦,就像這樣。”劉鎮直接做了個快速移動的手勢。
“在19句的后最一個索,我需要快速的停頓,因為只拉二胡的時候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加入別的樂器后,二胡的音會撞掉別的樂器的音......”
半小時后。
“好了,就是這樣子。”劉鎮連續聽了五次之后,才滿意的點點頭:“哪位是架子鼓老師?”
“我是。”
“你重新再打一次,可以嗎?”
“.....”
一小時后。
“可以了,試下第一次合奏。”劉鎮吐了一口氣:“李總我要的桌子找來了沒有?”
“找來了,在門外。”李建軍說完對門外,直招手:“快點,把桌了和椅子搬進來。”
“放在這里好。”劉鎮移開兩步。
“可以就放這里好了。”劉鎮等工作人員把桌子和椅子擺好之后,從靠在墻邊的古琴拿過來,從布袋里抽來。
整個錄音室內數雙目光跟著劉鎮的手在移動。
終于看到這把神秘樂器的真面目了。
整當臺古琴出現在眾人面前,李建軍不由的驚嘆:“劉先生,你這是什么樂器,看起來,非常復古,古色古香,非常漂亮。”
周紫雪和馮小波都看著劉鎮手里的琴。
“這是一把琴,你們稍等下,我調下音。”劉鎮把古琴擺好,拿起布袋內的毛巾擦了下手,坐好之后,食指輕輕一挑。
似如龍呤的聲音,在錄音室飄蕩著。
李建軍雙眼不由的一縮。
馮小波吃驚的看著劉鎮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