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就像是兩頭猛虎在對視。
同類,你懂我,我懂你。
就是這個意思。
而在楚弦看到鹿斬仙看來的目光后,就知道對方怕是看出了自己這耗時三年的算計和寫自省論的真正目的。不過楚弦知道,對方不會阻擾和干擾自己,因為沒有必要,當然也不排除意外,所以楚弦示弱一般,低下頭,避開了對方的目光。
鹿斬仙顯然對楚弦的‘態度’很滿意,微微一笑,想了想也就沒有再說話。
六位文圣商議一番,便順勢,將《自省論》也封圣入院,御史光芒再起,浩瀚之音再度震動天下。
如此短的時間里,出現了兩步傳世之作,而且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即便是京州的巨頭也都驚動了。
雖說新入文圣院的著作論言是要在七日之后才會給天下之人閱讀,但對于圣朝高官,這種限制形同虛設。
于是很快,《江山河志》與《自省論》就擺在了一些高官的書桌上。
毫無疑問,《江山河志》,那是人人都喜歡的大著作,無論是喜歡楚弦的人,還是厭惡他的人,都無法再這《江山河志》上挑出毛病,這一部書,的確有資格傳世,而且怕是百年之內,沒有誰能寫出類似的著作。
但《自省論》的爭議就大了。
只不過這種批評卻沒人敢放到明面上,因為楚弦拉來了大旗,那就是引用了太宗圣祖的言論,你批評《自省論》,就是在否定太宗圣祖,誰敢?
就算是一品大仙官也不敢觸這霉頭。
可還是有人真心不喜歡《自省論》,因為初看這一部論言,似乎沒什么問題,再仔細讀,就會發現,自省論的中心論點只有一個。
人無完人。
任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是《自省論》的根基。
如此一來,問題就來了。
長久以來,很多人,包括很多官員,都樹立了很多十全之人,其中最大的十全之人,便是太宗圣祖。
很多人靠著歌頌太宗圣祖,謀取別人認同,算是拉大旗謀私利,但別人還不敢說,不敢攻擊,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其中,所以長久以來,只要是拉上太宗圣祖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順風順水,有的官員,更是靠這種溜須拍馬,官位一路向上。
還有人,曾寫出著作來證明太宗圣祖的英明而聞名,如此一來,只要誰再敢評論太宗圣祖的過失,立刻就會被這些人攻擊,因為他們樹立的這一面墻不能倒,一旦倒塌,那么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如此一來,楚弦這一部《自省論》,又如何能讓這些人高興?
這分明,就是來挖他們的根基,要他們的命。
但這些人絞盡腦汁,想要尋找《自省論》中的漏洞,想要反擊,想要陷害,但結果發現,他們什么都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