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種情況,最忌諱的就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現在執法隊就是犯了這個錯誤,自以為強橫無比,卻是被對方玩的團團轉,沒有絲毫進展,當然也不能怪執法隊廢物,實在是對手太強。
楚弦現在要做的,就是化繁為簡,找準一條線索追查下去,不受其他東西的干擾,只要這一條線索能摸到最后,絕對可以揪出兇手。
楚弦關注的,還是何長貴。
假設何長貴這個人是兇手,這種可能性太小,無論城府、修為還有性格,甚至是目的,都不支撐這一種假設。那么退而求其次,何長貴會不會是幫兇?
楚弦認為,可能性也不大。
就以楚弦了解的情況來看,何長貴這個人唯利是圖,攀炎附勢,一來嘴沒有把門,容易走漏消息,而來做事也不是那種嚴苛和周密之人,換做是自己,也不會與何長貴這種人聯手做事。
更何況,是做這種一不小心就要掉腦袋的事情。
幫兇之假設,看來也不成立。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種可能,何長貴是知道了什么東西,然后被人滅口,這一點,楚弦從崔煥之后來一封的來信中,也已經確定,名入官典的官員,若是身死,會在官典當中看出來,這一點,崔煥之已經請看守官典的仙官確認過了。
兇手殺何長貴,絕對不是無緣無故,那么,那天在自己的學舍喝茶聊天的時候,何長貴必然是看到了什么不該看到的東西,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情,這才導致他最后被殺。
但后來自己最后見到何長貴的時候,對方也沒有吐露任何東西,這一點又是作何解釋?
楚弦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抓到關鍵了。
兇手殺何長貴,在楚弦看來,絕對不是事先計劃好的,這和殺鐮青還有蔣駱大人的情況完全不同。
那么,兇手為什么要致何長貴于死地?
想到何長貴一路升官的手段,楚弦突然是恍然大悟。
何長貴最擅長的是攀炎附勢,巴結別人,這是他主要的手段,但同樣,何長貴也經常會做拿人把柄,要挾好處的事情。
這是其天性,那么,會不會是何長貴看到了什么東西,拿著這個東西,去要挾那個兇徒,謀取好處,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丟了性命?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相反,還非常的大。
楚弦再一次浸入神海書庫,將那天他們拜訪自己時喝茶聊天的場景鏡像出來,一點一點的仔細觀察。
終于,楚弦有所發現。
有兩個人,很不對勁。
一個自然是何長貴,這個人左顧右盼,顯然是在觀察每一個人,尤其是自己,畢竟自己怎么說也是刺史,還是文人表率,依著何長貴的性格,肯定是要側重的觀察,了解喜好性格,然后才能進一步巴結。
何長貴不光是觀察自己,還在觀察其他人,其中讓人詫異的是,何長貴看鐮青的次數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