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明時代,就是一片黑暗。
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還不至于讓李珍元震動,生出反叛之心,后來一日,他去拜神時,不小心打翻香爐,這可是褻瀆神靈的重罪,一般就是以死謝罪。
那時候李珍元自然是害怕,當時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沒想到一直疼他的爺爺將這件罪狀攬在身上。
當天,爺爺就被人綁著,丟進了奔騰的河水當中,被當成了活祭。
那一刻,李珍元永生難忘。
反抗的心思,從那一刻起,真正的生出萌芽。
褻瀆神靈的真相,李珍元沒有和別人說,因為他知道說了也沒用,爺爺不可能起死回生,而且自己也得死。
李珍元在自述中說,他不怕死。
若是他死能換回爺爺,他愿意去死,可顯然當時作為凡人的他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如此李珍元離開家鄉,開始求學。
當時誅神當道,還沒有武道和仙道之說,最多就是一些雛形,神法是有,但都是神明掌握,最多賜給一些忠誠的狗腿子,用來鎮壓凡人。
最初的仙道術法,也是從神明的神通上演化而來,而且還是從一些侍奉神明的神仆身上發展出來的。
當時李珍元機緣巧合結識一個叫做李棄的人,兩人同姓,偶然相識,卻是脾胃相投,因為李棄也是不滿于神明統治壓榨凡人,有了反叛之心。
后來,這位李棄成了金仙之祖。
年紀上,李棄要年長李珍元十幾歲,自然是更有經驗,見識更廣,他告訴李珍元,凡人身軀力有限,別說神明,便是虎豹材料也不是其對手,即便是招募壯士,集結兵力,披甲帶刀,也不可能敵對神明。
神明之力,乃是動用自然之力,乃是道術。
何為道?
道便是天地,道便是乾坤,是四季,是風雷雨電火,是生老病死,是喜怒哀樂。
要對抗神明,便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所以李棄說,他們要向神明求學,當然不能直接對著神明,如此就一同去投靠一個有名的神仆。
這神仆得神明庇護,仿佛一地君主一般,統治一片區域。李棄有些本事,當時已有武道雛形,所以李棄算得上是一方高手,他去投奔那神仆,是有價值的,對方也愿意接受他,有李棄在,李珍元也就一起跟去。
這么一來,兩人跟著那神仆待了整整五年。
五年時間里,兩人所學很多,也是知道了不知道之前不知道的事情,且李棄極為聰明,當時借著神仆的權勢,集結當地最有學問的能人異士,一同思謀一門可供凡人修煉的途徑,后來最初的仙道功法,便是出自這一群古代的能人異士。
如此十幾年后,無論李棄還是李珍元,都有很大的提升,本事不小,甚至也可動用術法,騰云駕霧,驅使風雷火水。
不過顯然這還不夠。
李珍元心中有一個仇人,便是他家鄉那個河神,因為他爺爺,就是間接死在這河神手中,苦學二十多年,李珍元有了本事,自然是想要回去殺神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