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高顯文的仙典是讓他們震驚的話,那此刻這一部仙典,已經是讓他們說不出話來。
高顯文那邊不信邪,也看了起來,這一看,高顯文臉上是一陣清白,甚至因為震驚而手指顫抖。
鹿文圣呈交上仙典之后,又道:“文圣院仙典總編撰楚弦大人他數月時間不曾合眼,日夜編撰,心力憔悴,目前正在修養當中,好在我等不負圣朝重托,呈交仙典,鹿某也是年歲大了,交了差,這就回去休息,還望上官應允。”
上面仙官點頭,鹿文圣行禮,轉身退走,居然是都沒有理會高顯文,更沒有說過誰強誰弱類似的話。
這是無視,**裸的無視。
這一瞬間,眾人才反應過來,顯然,上到蕭禹中書,下到楚弦和鹿文圣,人家從一開始就沒有將高顯文當回事兒。
鹿文圣就是在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他和楚弦,才是仙典正宗,是圣朝委任的編撰官,他來朝會,是來交差的。
僅此而已。
但越簡單,這種反擊的力道就越是猛,這一招相當的高明,高顯文嘴上說是為圣朝著想,自己編撰仙典,不求名,不求利,但誰都能看得出來,高顯文是真的不求名利嗎?
如果是真的不求名利,就應該默默編撰,然后無聲獻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鬧的滿城風雨,所以說,高顯文是真的求名求利。
反倒是楚弦和鹿文圣那邊,倒是真的低調行事,專心編撰,就連交差,也是按照規矩行事,沒有搞的那么大。
接差事,編撰,交差,就是這么簡單。
至于高顯文什么的,楚弦和鹿文圣根本沒有‘放在眼中’。
鹿文圣走了,但就是這般低調行事,反倒是襯托的高顯文急功近利,誰高誰低,眾人已經是明鏡一般。
臺上,楊真卿看到楚弦主編的仙典,只是暗中嘆了口氣。
他知道幾乎失敗了。
什么都不用說,就看兩部仙典的質量,比較一下,便知道誰強誰弱,高顯文的仙典雖然不差,但比起楚弦這仙典來說,簡直是天壤之別,無法相提并論。
所以楊真卿不吭聲了,而且他越看,越是驚嘆于楚弦的手段。暗道,這楚弦怎么就能編撰出如此驚艷之作品,這才是仙典正宗啊。
楊真卿這對頭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百官此刻沒人評頭論足,因為大家都在專注于看這一部著作,剛才看高顯文的仙典,粗目一掃,只是覺得好,但不會想要從頭看到尾,可看楚弦這一部便不同了,甚至有的官員都沒有覺得有多好,只是想要看下去,讓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