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土地改革,那是要提出解決方案的,光是說弊端,卻說不出應對之道,那和沒說一樣,而且還會受到攻擊。
可如何改,怎么改,這都是大學問,一個弄不好,政令推行出去了,那如果再出問題,誰來擔責任?
那必然是提出這個改革方案的人,到時候必然是墻倒眾人推,下場絕對好不了,別說官位不保,就是性命都堪憂。
也是因為這些顧慮和擔憂,所以這些年,土地制度根本沒有一次能真正的改過。
這個時候一個官員終于忍不住,上前躬身道:“那么請問楚大人,就眼下的情況,該怎么改,方可解決那些弊端?”
終于,有人不是一味的反對,開始朝著下一步走,詢問解決之法了。
這對于楚弦來說,就是一個勝利。
因為只要走到這一步,就說明之前的隱患和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
楚弦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當然,楚弦并沒有一開始就將解決之法寫出來或者說出來,這樣更容易降低一些人的敵對情緒,畢竟要更改制度,少不了要在上面‘動刀子’,而目前制度上捆綁的利益太多,無論怎么動刀子,都會動搖一些人的利益,如果最開始就將這個暴露出來,怕是跳出來反對的就不只是劉季溫了。
楚弦剛要說話,那邊李淵明顯然也知道不能讓楚弦再繼續下去了,當下是開口道:“這是戶部的事情,戶部尚書,對于你這位左侍郎這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你是什么意見?”
顯然,李淵明是見戶部尚書不出來,所以開始逼他開口了。
只要戶部尚書反對,或者直接說,先在戶部內部商議,等有了結果再說,這么一來,直接就可以在戶部內部將這個改革計劃滅掉。
這才是上策。
那邊戶部尚書被李淵明這位尚書令‘點名’,這一下就算是想要不開口也不行了,眾人目光已經是看向戶部尚書。
“壞了,那李淵明這是在逼戶部尚書站隊。”下面,崔煥之暗道不妙,這種情況下,戶部尚書保持中立對楚弦最好,畢竟如果戶部尚書出面阻止,一句話,戶部內部商議,便可以扼殺楚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