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自己的一個堅持,李淵明不愿意就這么‘屈服’給一個小小的楚弦,更不愿意承認,他之前數十年的施政理念是‘錯’的。
如果是那樣,自己在首輔閣,在仕途,在官場的腳步,怕是就此得停止了。
他現在還只是正二品尚書令,他還想著更進一步,自然,他希望能最后上位,成為一品大仙官,坐上首輔閣首座的位置。
如果他一直秉承的政治思想和理念是錯的,可想而知,能不能再繼續坐這個尚書令的位置都是未知。
因而為了自己,也不可能‘認輸’。
“楚弦,你這法子看似奇思妙想,但仔細琢磨,就會知道根本行不通。”李淵明這時候也顧不上那么多了,楚弦的口才很高,其他人對付不了,只能是自己來應對。
那邊楚弦急忙恭敬道:“楚弦洗耳恭聽。”
李淵明點了點頭,一本正經道:“倒不是說官府屈尊向百姓借錢就丟臉,這一點,倒是沒什么,問題在于,若是到時還不上這么多金銀,百姓來兌銀,無法給予,那你有沒有想過,會是什么后果,那會失信于民,楚弦,做事情不可拆東墻補西墻,這一點,你做的就有欠妥當。”
眾官一聽也都是點頭,李淵明說的也沒錯,雖說向百姓借錢可以推動土地變更,可借錢終歸是要還的。
到時候還不上,失信于民都是小事,怕是得天下大亂,民心背離。
若是出了這種事,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李淵明這么指責,在他看來,絕對可以百發百中,畢竟這種事情,誰能說的清楚,更沒法子預測,而且首輔閣也不可能通過這種‘賭博’一般的變革法案。
李淵明覺得,到此,楚弦雖然足夠優秀,但終究是自己贏了。
誰料楚弦大袖一揮,無數紙張飄出,浮在朝會上空,看上去,如繁星點點。
再聽楚弦所言:“諸位大人,此乃楚弦這三個月,同戶部三十七位官員一同數算出的結果,當中包括推行變革法案之后的稅銀增幅,百姓手中有銀子,那些地主大戶手中的銀兩更是堆積如山,想來大部分人都會開設行當,投銀到其他行當,便可推動工、商等行業,天下繁榮,各行興起,官府稅銀可增七成,甚至一倍,無需一年,最多十個月,便可收回七成金銀用以兌換,即便是有些誤差,甚至是退一步講,收回的金銀不夠,但只需再調撥一些官莊銀兩,足以應對,雖說腰帶要勒緊一段日子過活,可對于長遠來講,卻是有益無害。如此,再輔以增加百田稅,強制減少私人外租田地之銀,加以嚴管,那些地主大戶想不賣地都不行,人性逐利,但若是無利可圖,甚至成為負擔,無論是誰,都會遵從新的土地制度。”
楚玄是一口氣說完,之后,朝會上居然是靜悄悄,再看,一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妙,妙啊!”
第一個說話的居然是戶部尚書。
這位戶部尚書一直被尚書令李淵明壓著,從這次朝會開始就不敢表態,此刻終于是忍不住說話了。
主管戶部,自然是對楚弦說的那些事務了解頗深,可以說,他是第一個能領會楚弦用意,第一個能看出楚弦這一招有多么高超的人。
楚弦的這一個法子,幾乎是完美的解決了之前所有的難題,將最大的阻礙和麻煩解決,剩下的一些小問題,只需要執行得當,也不會成為問題。最重要的是,楚弦的這個法子是真的可行,對于戶部尚書來說,是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所以他才會忍不住開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