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之上,首輔閣上層,就只有那么幾個位置,左右太師自然是最高的,自古左為尊,左位是要高于右位,所以蕭禹這位首座,為左太師,楊真卿屬于二號人物,為右太師。除此之外,同級的還有大司徒、大司馬,金甲上將軍和玉將軍,還有,就是正二品的尚書令,所以說在級別上,尚書令還要比中書令要高一級。
紀紋知道這些,所以才會狂喜,因為這件事若是成了,楚弦就等于是一躍成為首輔閣內的高層,等于是一下跳了兩級。
但萬事有利就有弊,紀紋很清楚,楚弦若是一躍兩級,登上了尚書令的位置,面臨的挑戰和質疑就會要比其他人更多,同時,也會面臨很多人的敵視。
至少這一次競爭尚書令的官員,心中多少都會對楚弦報以敵意,哪怕他們不表露出來,也不代表沒有。
驚喜之后,紀紋就開始提醒,楚弦也是點頭,紀紋的擔憂,他自然也想過,可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不能因為別人的置疑就止步不前,這不就是證明人家置疑的沒錯么?
所以無論什么情況,都得繼續前行。
紀紋是跑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中其他人,楚弦這邊要做的事情更多,這件事基本上**不離十,所以戶部這邊的事情,就要做好準備,交接下一任接替者。
好在楚弦很多事情都已經安排的步入正軌,無論是誰來接替左侍郎的位置,只要按照現在的計劃推行就好,這樣不會出什么問題,更何況,自己上任尚書令后,可以更好的推行變革,而且楚弦樂于如此,因為以前很多想法,礙于官位無法推行,成了尚書令后,便可以進行了,這才是讓楚弦義無反顧接受蕭禹太師任命的關鍵。
蕭禹太師單獨召見楚弦的消息,雖然隱秘,但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密不透風,更何況,無論是蕭禹太師還是楚弦,都沒有刻意的隱藏這件事,所以當天,消息就傳開了,雖然不知道這兩位具體談了什么,但已經是有了各種版本的猜測。
有的是說,就是一次普通的召見,楚弦作為土地制度變更的推行者和主導者,蕭禹太師也是一直很是重視這件事,所以經常會找楚弦了解情況。
還有一種說法,就很有意思了,那就是說蕭禹太師是在問楚弦,尚書令應該由誰來做,等于是在征求和考量楚弦的意見,猜這個的,也是有不少依據,最近幾年,楚弦雖然只是一個侍郎,但在首輔閣內的話語權是日漸加重,不光是在職權上,有半個戶部尚書的稱號,在話語權上,更是和六部尚書不相上下,其他侍郎,那是羨慕的很,卻又一點辦法都沒有。
至于最后一種猜測,便是極為大膽,那就是蕭禹太師有意提拔楚弦為尚書令。
不過對于這個猜測,相信的人不多。
畢竟楚弦對于尚書令這個官位,并沒有表現出爭奪的意向,這不光是說出來的,也是做出來的,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真正的競爭者在做什么,非競爭者在做什么,那是一目了然,所以對于這個言論,雖然勁爆,卻是沒幾個人信。
次日,首輔閣級會議在朝會之前進行,這個已經屬于例會,一般最多半個時辰就可以結束,首輔閣人數遠比參加朝會的要少很多,所以很多事情,決定的非常快,更有效率。
只不過最近懸而未決的,就是尚書令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