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神齡將楚弦看成了下一任一品首座的人選,可見,對楚弦的評價有多高。
所以說現在若能和楚弦結親,絕對是一個對王家有巨大好處的事情,有的時候,王神齡也得為子孫后代謀取一些利益。
王燕蟬一笑:“當年我已和李紫菀有約定,人無信不立,爺爺無需再勸,更何況,現在也挺好,楚弦他,他能兩次支持爺爺你,便說明他心中還沒有忘記當年的一些恩情,如此最好,若是再強求更多,反倒是不智了。”
王神齡仔細琢磨這話,也是連連點頭:“我孫女果然長大了,好,爺爺不說了,以后的事情,就隨緣吧,但還是那句話,事情還是要爭取的,畢竟男女之事,不可執拗任性,但也不可自卑自憐,自我放棄。”
王家這爺孫倆顯然心境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看開了很多事情,而另外一邊,因為楚弦成為尚書令所帶來的震動,還遠遠沒有平息。
戶部右侍郎劉季溫,此刻是如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心神難寧。
這三年多來他日子過的都不好,如果時間再往前推,也就是楚弦來戶部之前,他的日子過的可謂是相當舒坦。
那個時候的他,掌管戶部油水最大的事務,又因為有尚書令李淵明做后代,就算是戶部尚書他都可以不用特別在意。
可好日子現在也只能懷念了,如今的劉季溫,靠山沒了,戶部也是受到各方排擠,日子過的可是相當的‘凄苦’。
不過即便是這樣,劉季溫依舊是撐著,他覺得,只要堅持下去,就有翻身的一天,就有他劉季溫出人頭地的時候。
可是今天發生的事情,徹底成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楚弦上位尚書令。
不光是成了他的頂頭上司,而且還成了整個六部的頂頭上司,也就是當初他靠山李淵明的位置。
這一下是讓劉季溫從首輔閣回來之后就心神不寧。
可以說現在若是楚弦要對付他,那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劉季溫說不怕,那是假的。
想到自己這一路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才爬到今天這個位置,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了,卻是遭遇困境。現在劉季溫那是相當后悔,后悔當初招惹楚弦,此外,他還后悔在后來沒有去想法子修復和楚弦的關系。
當然,這個也不能怪他,當初楚弦推行土地制度,自己是在朝會上跳出來反對的,之后當然不可能去幫對方,更何況,在劉季溫眼里,楚弦推行的政策失敗的可能性要更大,當時的劉季溫,是在等,等楚弦失敗,等楚弦自掘墳墓。
可誰曾想,他沒有等到楚弦的政令失敗,人家的改革進行的是相當順利,效果更是明顯,作為戶部右侍郎,劉季溫就算是再不服,心里也清楚楚弦這一次的變革意義重大,且效果極佳。
但就算是這樣,劉季溫也覺得沒什么。
對方再強,也是和自己同級而已,都是戶部侍郎,誰怕誰?
當時的劉季溫是想著重新找一個靠山,但說實話,現在的情況,不太好找,每次想到這里,劉季溫都覺得李淵明敗的太快了,若是李淵明還在,那他也不至于如此狼狽。